1.第1章 登基(1 / 2)

太初元年,新帝繼位,燕國迎來了新的開始。

敬鞭聲響徹雲霄,宮內人人屏氣斂聲,恭迎新帝登基。

朔風刺骨,皇家儀仗簇擁著禦駕一路浩浩湯湯來到長慶殿前,帷幔被緩緩掀開,一身錦繡華服的新帝依禮製踏步而出。好奇的小太監偷偷瞄了幾眼這位燕國的新君,劍眉朗目,瓊林玉樹,隻是麵容還未長開帶了幾分少年人的稚氣。

寧瑄,燕國七皇子,亦是這燕國的新任帝王。他抬頭看了看麵前望不盡頭的台階,緩步拾階而上,一步一步邁向這至尊帝位。

在這莊嚴肅穆的登基儀式之下是無數蠢蠢欲動的暗流。先帝暴斃,國祚由七皇子繼承,消息一出,舉國嘩然。寧熙太子入主東宮已久,三年前便已奉旨監國,數年來不曾出過紕漏,先帝對其也是讚賞有加。按理這新帝人選早已塵埃落定,可今日這金鑾寶殿上居然是一位未及弱冠的少年。

呼嘯而來的風卷動旌旗飄舞,跪在殿內的眾大臣皆是麵容沉重,心思也是晦暗難明。山雨欲來風滿樓,幾個月前就早有征兆,先帝身體抱恙,性情也隨之大變,對太子殿下的態度也是一反前態,不允其侍疾伴駕。寧熙太子不顧陛下申斥,每日代為處理完政事之後便跪在先帝寢宮之外請求為陛下侍奉湯藥。宮中人人皆讚歎太子殿下純孝,但先帝直到臨終都未曾召見過太子殿下,更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先帝在油盡燈枯之時以一封親筆詔書廢掉了寧熙殿下,另立皇七子寧瑄為新君。

金鑾寶殿內三寶太監手捧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帝遺命,二皇子寧熙體自幼弱多病,為人處事優柔寡斷,實非明君之選,故褫奪其太子頭銜,降為懷親王。七皇子寧瑄,應天領命,繼位大統。”

寧瑄坐在這張不太舒服的椅子上,聽著三寶讀著這匪夷所思的詔書。寧熙哥哥才德兼備,若他配不上這皇位,我這廢物又怎麼配得上。不過不打緊,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廢物皇帝,如此說來我確實是最佳人選。

三寶用餘光看了一眼晏瑾雲,得到丞相首肯後繼續讀道,“先帝驟然薨逝,舉國同悲,念及先帝生前最重黎明百姓,朕特頒此詔大赦天下,以告先帝在天之靈。欽此!”

文武百官山呼萬歲。

這一日的朝堂對於晏勻來說是格外的難熬呀,雖說先帝薨逝已一月有餘,但登基典禮的準備還是略顯倉促,加之為了防範舊太子一黨的人也是耗費了諸多心力,他直到夜深才得以脫身。

“陛下。”晏勻站在寧瑄身後恭恭敬敬行禮。

可這位剛即位的七皇子寧瑄並沒有多少情緒起伏,仿佛登上帝位的人不是他。寧瑄隻是緩緩轉過身說了一句“你來了。”

“是,臣來了,臣來恭賀陛下。”

少年玩世不恭地問道:“賀什麼?”

“賀陛下成為這天下至高無上之人。”

哈哈哈哈哈哈……

這笑聲是寧瑄最無奈的眼淚:“這孤家寡人真值得慶賀嗎?”

君臣二人一個站著望天,一個跪著看地。好似隻要看不見對方就可以感受不到這份不可名狀的悲傷。

片刻,寧瑄開口喚了一聲:“師尊。”

“臣不敢,陛下萬萬不可如此折煞臣。”跪在地上的晏勻心內一時五味成雜,他還配得上這聲師尊嗎?

“那朕該叫什麼,晏大人嗎?”

“還是小晏大人。”

寧瑄的這句小晏大人不單單是戲謔,更是充滿著試探,讓晏勻不由得繃緊了神經。

即便如此,晏勻也隻是恭敬地回答:“陛下說臣是什麼便是什麼。”

“師尊。”寧瑄這一聲師尊讓麵上一向風輕雲淡的晏勻有一點不知所措。

“我有多長時間沒有好好睡一覺了。”

“陛下該自稱“朕”。”

“是啊,是,朕錯了。”

“陛下……”晏勻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寧瑄打斷了。

“師尊替朕守在門口,讓朕好好睡上一覺,如何?”

“臣遵旨。”晏勻起身拱手行禮,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緩緩將門掩上。他對著這扇合上的門靜靜的發呆,燭火還沒熄滅,不知陛下睡不睡得著,終究還是太難為他了。

晏勻看著天邊的月亮,半被雲遮的上弦月。他呼出綿綿的白氣,感歎還好今日不是滿月,這樣或許能讓寧瑄好受一點。對晏勻,對寧瑄,月圓人團圓終究是奢望。晏勻早已下定了決心會一直陪在寧瑄的身邊,隻是事到如今這樣的話要如何說出口,又怎麼能說出口。麵前的少年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麵團子了,他已經成了這個國家的君主,縱然還年少,又有誰把他當成一個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