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紀元2035年11月30日,地火轉移軌道,距離火星200萬公裏的空域。
人類的最後有組織抵抗力量,泛亞聯軍太空軍泰坦艦隊,被塞壬的太空艦隊截停在了地火轉移軌道上。
“副司令,對方呼叫我們,是否接通?”一個通訊官,問向了自己身後的副司令。
“接通”
“人類指揮官閣下,您和您同胞的作戰意誌,遠超了我們的預計,從而導致了我們的計劃受阻,對此我很欽佩您和您部下的表現。不過你們人類已經氣數已盡,現在投降接受我方改造和庇護,不失為一種出路。。您覺得呢?。”
“抱歉,從我加入軍隊的那一刻,就沒有了所謂投降的選項了。。而且誰跟你說我們人類輸定了?”
楊銳副司令說完後,火星地平線的另一頭,出現了一個高速飛行的藍色尾跡。
“全艦隊前進5,磁軌炮充能,導彈最大當量模式,發射。”
趁著對方因為突如其來的第三方而一臉懵逼的時候,這188艘泰坦戰艦,一共發射了1880枚裝有核彈頭的導彈。
由於是攔截的緣故,雙方的距離就隻有2萬公裏的距離。
所以這些無需照顧人類肉體抗過載上限,能1秒內加速至1萬公裏每秒的核聚變推進導彈,可以說是瞬間就抵達了塞壬太空戰艦的麵前。
伴隨著1880枚當量1000萬噸的核彈頭,貼臉爆炸帶來的多重效應的衝擊下,眼前的這48艘塞壬太空戰艦的護盾終於承受不住衝擊,被扒了下來。
另一邊由於人類泰坦艦隊從原來的1g重力加速度模式,瞬間加速至30g過載模式後,已經加速到1000公裏每秒的人類泰坦艦隊,也釋放了自己蓄能已久的磁軌炮。
“切斷推力,所有釋放所有艦載機,掩護曙光女神。”
人類泰坦艦隊內部的重力,是通過引擎推力帶來的加速度去實現的,所以當所有泰坦戰艦關閉推進器的瞬間,恢複零重力模式的機庫,也將這些已經超載嚴重的艦載機迅速釋放了出來。
“副司令,艦載機編隊已經全部出艙,預計30分鍾後與曙光女神號彙合。”
“知道了。。所有艦隊啟動點防炮攔截射向曙光女神號的所有導彈,磁軌炮集火距離最近的目標。”
帶有特氟龍塗層,減少穿甲阻力的155毫米磁軌炮炮彈,以5000公裏每秒的初速,飛向距離1萬公裏外的塞壬太空戰艦後,這些被扒光護盾的塞壬太空戰艦的能量核心,被密集的磁軌炮炮彈直接貫穿後,所有塞壬戰艦都發生了殉爆,成為48顆閃耀於星空之中的人造太陽。
看著淺藍色的衝擊波宣告塞壬太空艦隊被消滅後,已經耗光了幾乎所有能量的人類太空艦隊,發現了正在突破火星大氣,起飛的蜂群無人機和小型戰艦。
“副司令,發現塞壬護衛艦和塞壬蜂群無人機,正在從火星地表起飛中,ETA1小時32分鍾。。”
“她們的航向呢?”
“航向預計。。她們的目標不是我們。。”
“命令所有艦隊,轉向加速。”
“但是司令,我們這次轉向後,我們就沒有能量再次減速了。”
“已經無所謂了。。我們是人類文明的守護者,哪怕我們拚光了,也要保證曙光女神號到達地球。。所有艦隊立刻轉向。。今天我們就要長眠於星空之上了。”
“明白”剩下幸存的113艘泰坦戰艦艦長,全部得到了回應,開始轉向並投入了最後的剩餘燃料,以求盡可能多的攔截從火星起飛的塞壬太空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