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坐落著一個小山村,小山村依山傍水散落在一座座黃土坡的山腰上,正中間的山挺圓了肚子正對著陽升起的方向,山腳下遊走著一條平日裏瘦骨嶙峋的小河,就像一條奄奄一息的長蛇從向而去,年到了夏秋之季,這條河就要不控製的咆哮起來,這個時候的小河就搖身一變成了一條威猛的巨龍,洶湧澎湃的洪水夾雜著黃土和泥沙吞噬著一片片的莊稼地,翻卷著一塊塊的石頭無情的拍著兩岸的山腳,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河兩邊的人們都不敢住在山腳下,盡量的把窯洞修建在山腰上或者幹脆山頂上,我出生的這個村子了窯洞之外,比起對麵的村子還多了一些很古舊的土坯房子,村裏的老人說,這是原來的地主家住過的地方,在朝時,這個村子就要比正對麵的村子富有,雖然對麵的村子處在我們圍幾個村的鄉鎮上。這些土房子都是修建在一個大院子裏麵,人們習慣房,這些房子既可以住人,堆雜物,同時也充當著院牆的作用,房子的正對麵是一排排的土窯洞,陽升起來正好就可以把溫暖的陽灑上去,窯洞外麵用石頭鑲了個麵,並上麵擺上了用石片成的屋簷,防止雨水的衝刷,我家住在山頂上的一個大院子和山腰上的一個大院子的中間,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小的院子,現在想起來,好像也有五個窯洞,我們住的窯洞正好位於院子的大門口,並還是全部用石頭砌成的,窯洞的旁邊我爸還修了一個堆雜物的很小的房子。
從我記事起就有一條公穿過對麵的鄉鎮,依稀記得那時候零星的有一兩輛圓頭的解牌卡車或者手扶拖機從公上跑過去,在一旁的老奶奶就給我看,然後說你看看,那是汽車,並還會跟我說,你曾祖母在的時候,連汽車都沒有見過,你現在站在這兒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