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歸頓了頓,又繼續說道:“而中部……”
……
許安歸侃侃而談的這些,就是那日他去暮雲峰拜見公子季涼時,他們深談的話。
他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人,能把北境戰亂困境分析的絲絲入扣。
他與季涼,你一言,我一語,相互探討、補充,好似知己一般,許多話還未說出口,對方便已經心知肚明。
東部烏族、中部烏族、西部烏族優劣勢,在他與季涼的分析下,攻略之法居然就那麼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這八年間,除了跟隨著他的軍師百曉,在謀略之上許安歸還未服過誰。
這季涼雖身為女子,但對實時洞察力與對大局的掌控力,著實驚豔到了他。
從去靈山大營營救開始,季涼為了他能夠順利收複南澤,推動的每一顆棋子,都恰到好處的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若是說,在去暮雲峰之前,他對江湖中那個一記錦囊就能顛覆整個局勢公子季涼抱有懷疑態度的話,那現在坐在禦書房與東陵帝手談的許安歸對季涼隻有無限的信任與期待。
這便是暮雲峰上公子季涼的本事。
她推動的每一顆棋子,都以奉上南澤領土為目的,向他展現了她謀局的能力。
收複南澤的流程,居然真的分毫不差地按照季涼所言緩步推進——隻要他拖延回朝的時間,跟在他身邊的太子探子就會探查他推遲回許都的原因。
若他不在軍營的消息傳回許都,太子必會開始著手布局。
先是北境刺史上書直言許安歸在北境豢養八千騎兵之事,後是東陵帝派人前去密查。而後太子一定會以兩件事為祭奠,一力促成六皇子私自屯兵意圖謀反的事實。
無論是以何種手段,何種方法,許安歸不在軍營的消息一定會被南澤探子得知。
以南澤大帥馬躍之貪心,他必然會認定這是一個好時機,再次出兵北伐,攻打南澤城池,給太子更加篤定的嫁禍理由。
許安澤與馬躍,一個陰狠歹毒,一個好大喜功,他們不可能也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隻要東陵帝猜忌許安歸想要謀反,無論許安澤這一計能不能夠致許安歸與死地,那都不重要。
因為猜忌,是人心中無藥可解的毒。
一旦深種,必會開花結果。
而許安歸卻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借之前埋伏在南澤大帥馬躍身旁的內奸其老四,直取南澤都城,讓南澤俯首稱臣!
隻要南澤歸降書進了許都,那麼太子布下的天羅地網,便不攻自破。
為了保證這一計劃可以順利的實施,季涼還與許安歸商討了第二手準備。就算許安澤能忍住這一時,他們也會自行放出東陵六皇子意圖謀反的消息在南境軍營中,引誘南澤大帥奮勇攻城。
隻是他們沒想到的是,許安澤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地上鉤,助他奪取南澤一臂之力。
禦書房內,兩人對局硬接近尾聲,許安歸一邊徐徐講述著收複北境部落的策論,一邊落子:“……如此北境烏族三個部落,便會被分割開來,而後一一攻克。”
棋盤之上,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的黑子,居然就在許安歸闡述如何破解北境烏族擾民之時,神不知鬼不覺地被分成三片圍剿殆盡。
眼看著白子丟得大片地盤,就這麼被許安歸幾手棋拉了回來。
終盤,平局。
東陵帝丟下棋子,哈哈大笑:“多少年了,都未見過這般好局!”
許安歸頷首回道:“父親棋力強盛,迫得兒臣苦不堪言,兒臣也許多年沒有下過這般好棋了。”
東陵帝哪裏不知道,這最後的平局是許安歸算得的。
即便是許安歸有如此謀略與心機,他都敬重他是他的父親。這般知進退的心思,倒是完全與這些年的太子相左。
這叫東陵帝如何不高興?
東陵帝大喜道:“五日之後及冠之禮,我已經吩咐禮部去準備了。我的兒子,終於成年了!”
許安歸許久不曾聽見東陵帝用“我”來稱呼自己,仿佛時間回溯到東陵帝還是親王,他們還在府邸居住,東陵帝未曾登基的時候。
許安歸知道,這一局,他與季涼終究是賭對了。
沒有人可以拒絕擴張領土帶來的榮耀與興奮,就連坐擁東陵萬裏江山的東陵帝也不能。季涼還真是為他謀了一個完美的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