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都,皇城,立起了一座高樓。
睥睨整個明都的高樓,名為望月樓。
樓起,明都的百姓無不稱道,說是這高不可望頂的樓,彰顯著明帝對貴妃的寵愛。
可隻有那樓中之人知道,這份愛,帶著她覆滅家國的恨。
因了望月樓,望月之名,正是江撫月的故國——望月國。
她本是望月長公主,十月前,明國大軍兵臨城下,陛下親征,沈解舟率十萬鐵騎踏平了望月國。
那天,在戰火侵蝕的望月城皇宮中,明國的將士們扣押著眾多俘虜,後宮嬪妃、皇子公主一個個的從沈解舟麵前帶過。
其中一個華服女子,衣裙已是被戰火汙濁,麵對占領了自己家國的士兵倒是不甚在意一般,她被將士束縛著,仍是抬著頭,一雙眼目光如炬的望著不遠處的沈解舟。
女子看著這占領自己家國的帝王,眼中的神色竟不是恨意,是頗帶著些震驚,甚至可以說不可置信。
許是這目光太過灼熱,也或是江撫月生的招人注目,沈解舟發現了她。對上這麼一雙眼,沈解舟一時赫然,還來不及窺探這人耐人尋味的目光是為何。
因為,他震驚不已的發現,這女子的這張臉,竟是與他兩年前逝去的太子妃幾乎一般無二……
而另一邊的江扶月在看到沈解舟也回望著自己後,掙脫了將士的捆綁,幾步向前而去,眼中更是融情萬分,說不清道不明。
她隻身跑到沈解舟麵前,一旁的士兵皆以為這個公主要行刺,紛紛困住她。
被束縛在地,她一弱女子竟也不害怕,反而抬頭向沈解舟說道:“帶我走。”
話中落字含情,像麵向許久未見情郎的哀怨與希翼,配上這張絕秀容顏,若正常來看,必定讓聽者悉數動容。
但現下的眾人見到此景,皆是不解至極,這望月公主是個癡癲的不成?這可是率領兵馬踏平她家國的人!
話傳入耳中,沈解舟騎在馬上向下看著眼前人,對著這張臉,他的記憶,像破殼一般的被喚醒。
他抬手止住了士兵的行為,看著馬前人良久,才朝之伸手,手被搭上,他用力,將人帶上了自己的身前。
便是自那一搭手,江扶月被帶到了明國後宮。
一入明宮,十月有餘,也是已快一年,她已從亡國公主,成了明帝萬千寵愛一身的月貴妃。
來時還是春光明豔,一轉眼,便大雪隆冬。
此刻,江撫月倚坐在望月樓中,眼神渙散的望著遠處。
霜雪漫天的寒冬,沈解舟為她建起的望月樓中,還怕她在此賞景冷著,在閣樓四下添置了暖爐。
想來,凜冬細雪的寒是冷不到她,但坐在此地,從高樓遠望,她的故國好似就在層層雪霧的那邊,亡國的寒,她不敢忘。
沈解舟為她搭起的這望月樓,世人所的寵愛?她不知道,這座樓隻像警鍾一般的提醒著她,她尚有亡國之恨。
一旁候著的貼身侍女朱弦,正在其後看著江撫月的身影。
十月前,朱弦被陛下賜給江撫月後,她看著這個公主憑著這張與先太子妃幾乎一模一樣的臉,無任何家世背景,甚至是敵國俘虜,一年尚未到就升為貴妃,是整個明國從無此前例。
可要說,陛下對月貴妃寵愛歸寵愛,也並不是毫無防備,譬如明月殿所有侍女太監都是陛下仔細挑選的人。
可以說,這份寵愛,更像是圈禁。甚至朱弦知道的,從入宮那一刻,江撫月在宮中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都是在完美的複刻先太子妃。完美的培養成為一個,替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