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各取所需(1 / 2)

大啟皇城,議政殿。

文武百官左右排站,齊聚殿內。

登基三年正值壯年的天辰帝端坐大殿之上,不怒自威。

身旁的大太監丁洗高聲宣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聖上,臣有本啟奏!”身穿紅色官袍,留著山羊胡的尚書柳江吝站出,朝坐上的天辰帝行了一禮,“朝陽公主上表奏請與邊境和離一事,依微臣看來,恐有不妥。”

天辰帝沒說話,示意柳江吝繼續說下去。

“朝陽公主與邊境婚事本就是大啟與邊境休戰的和平象征,如今大婚不過三年,公主便屢次上表祈願和離回都,倘若真的遂了公主願與邊境和離,戰事恐要再起,到時黎明百姓也恐要再次遭殃。”柳江吝字字為國為民,眼裏卻沒有任何一絲憐憫之情。

“柳尚書說的真好啊。”首輔王琉站出來,“朝陽公主上表,邊境駙馬人麵獸心,對公主肆意折辱以致公主小產,呈表字字血淚。公主金枝玉葉,卻要在邊境受此羞辱,度日如年,來日倘若公主魂斷他鄉,又該作何?!”

柳江吝冷哼一聲反駁:“和親乃公主職責所在,曆朝曆代皆是如此,何須王大人在此鳴不平?!”

“柳尚書可別忘了,當初若不是朝陽公主,現下在邊境受苦的就是你的女兒。”王琉直擊柳江吝要害,“臨近陣前,我看你是維護自己的女兒還是像現在這般為國為民!”

“你!……”柳江吝被王琉堵得說不出話,隻能轉頭看向大殿之上的天辰帝,將問題拋了回去——

“請聖上決斷。”

天辰帝始終一言不發,他看了一眼大殿之下看著他的兩位大臣,周圍的大臣也都默默抬眼看他,好像真的想要他當眾拿出一個決斷來。

掃視一圈兒後將目光落在左邊站在一眾文臣前沉默不語,長相俊美的年輕男子身上:“端王有何見解?”

殿內百官聞言紛紛轉頭看向那位被天辰帝喚作端王的年輕男子。

端王,名南淮,先帝賜其表字奉之,二十有八,是先帝建元帝的義子,北境國主的第三子。大啟一統天下後北境雖然歸降卻不願將自己的領土劃入大啟範圍,建元帝又忌憚北境勢力,左思右想之下將當時年僅十八歲的北境國主嫡出的第三子接入皇城,名為義子實為質子,以此來壓製北境。

南淮知道自己的身份,雖然受封端王,可以上殿聽政,卻沒有任何實權,隻是個空有尊貴身份的質子。

驟然聽見天辰帝喚他,南淮愣了片刻,上前一步行了禮,“臣惶恐。”

天辰帝看著他,“朕說可以,你便但說無妨。”

南淮見此又行一禮,緩緩道:“朝陽公主下嫁邊境之時正逢聖上初登基,根基未穩,黎民經不起戰役之事。如今三年已過,聖上根基穩固,國力強盛,邊境之勢已不足為懼。”

點到為止,話裏話外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殿內百官交頭接耳,權衡著南淮話裏的利弊,大殿之上窸窸窣窣一片嘈雜。

天辰帝沉默半晌,沒人看出他內心的想法,隻在柳江吝想要開口說什麼之際宣布退朝。

天空飄起了雪,南淮從議政殿內走出,候在遠處的莫惏連忙拿著傘和大氅過來,給南淮穿上大氅,“下雪了,主子當心受涼。”

南淮盯著飄落的雪花看了半晌,這是皇城的初雪,雖然不大,倒也把台階給鋪了一層。

“北境早就下雪了吧。”南淮說。

莫惏知道南淮想念故裏,“北境常年飄雪,夫人來信說,北境今年的雪比往年大了許多,。”

南淮沒說話,悶聲往前走。

下朝後議政殿的周圍便沒了什麼人,時下又正值寒冷,南淮出來的時候已經基本看不見其他人影了。

莫惏跟在南淮身側替他撐傘。

沒走幾步,南淮忽然停下,看著前方不遠處的少年。

少年麵容清秀,眉眼精致,穿著白色華服,琉璃冠束發,撐傘站在雪裏,對南淮行了個禮,畢恭畢敬地叫道:“叔父。”

為著建元帝義子的身份,天辰帝的子女個個都尊稱南淮一聲叔父,實際與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