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解局(1 / 2)

殿裏充斥著小太監尖利的驚呼聲:“陛下!可有燙著了,紅腫起來了,不如請太醫來看看罷。”

潘盛榮低斥一聲:“去,去。別搗亂。”說著就命小太監去取些藥膏。

乳白藥膏塗抹在手上,皇帝忽地瞅了瞅鄭融抱在懷裏臉色突紅的三公主,倒有些奇怪:“阿葵怎麼了,乖巧得很,今日因為不舒服鬧起來了?”

鄭融不知,但她是要為女兒辯解一番的。她便汕笑道:“怕是如此了,之前太乖,不小心伸了伸手,就覺得鬧騰了。”

皇帝神色詭異的瞧了她一眼。

她到底知道不知道她在說什麼?她這話是怪皇帝冤枉了三公主,三公主一個不小心就覺得女兒不乖。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三公主確實掀翻了碗,還不帶猶豫的,她年紀小,什麼也不懂誰也門兒清。

皇帝隻是口上說說,倒沒有怪罪幼女的意思,不想鄭融護女顛倒黑白的讓皇帝氣笑了,他順話來了一句:“倒是朕的不是了。”

這話不是問句,是陳述句,加上不陰不陽的怪語氣,嚇得鄭融頓時滅了勇氣。

幸好皇帝沒功夫跟她一般見識,處理好燙傷,就將三公主抱在懷裏哄了哄,命人取來一件狐皮裘,讓鄭融包裹著三公主坐上暖轎走了。

吳德昌在一旁目送暖轎漸行漸遠,才回到殿中,發現太醫院使胡太醫在裏垂首侍立,他忙退了出去。

及過了一會,吳德昌暗暗思索出了何事,需要胡太醫在問話。

前兒禦膳中毒毒死了個太監,皇帝壓下此事,沒有流露半分出去,如今隻倒了一碗安神湯進去,現不知怎麼了。

想著想著,吳德昌忽然發覺胡太醫端著什麼東西走了。

師傅潘盛榮匆匆走出,道:“打發人去太醫院等煎藥方子,也不用他們送來了。且三公主那兒,你每日走一趟,查看藥渣子,公主痊愈了便不用去了。”

吳德昌連聲應是,見師傅吩咐完就要走,忙叫住要詢問一下,潘盛榮瞟了他一眼:“怎麼教你的?不該問的別問!”

吳德昌頓時知道是大事了,忙低聲求饒,並保證不問了。

沒半日,吳德昌便從師傅口內知道了事情經過,竟然是安神湯中被人下了毒!

潘盛榮一開始沒注意那撒在地上的湯藥渣子,從昨日忙到現在,一夜未合眼,腦袋都有些糊塗了,忽然想起侍膳太監那嚐了藥,三個時辰無礙的,可忘了親自去瞧瞧。

他便隨意派了個小太監去了,誰知他一回來,帶來個侍膳太監才和他說完話,他走到門檻處,聽嘭的一聲,人已經倒下了的消息。

密切關注著中毒一事的胡太醫,匆匆忙忙趕來診了半日脈,就回皇帝說是一種發作慢又猛烈的毒。

皇帝飲食,竟是被賊人鑽了空子,還險些中招。

別提皇帝有多氣憤了,立即召來萬武,一通又臭又長的大罵過後,命令嚴加看守,整個皇宮清查。

吳德昌瞅著慎刑司裏,身世清白從未被懷疑的宮人如今露出猙獰麵目,渾身是汗,抬手抹了一把汗。

若是三公主沒有打翻那碗安神湯,不僅人肯定抓不住,而且皇朝大亂,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

鄭融非常疑惑。

那天夜裏,她聽得迷茫極了,每個字她都認識,可連起來就不懂了。

鄭融不懂,但也沒時間糾結於此。

因為她唯一的女兒生病了。

三公主歪睡在床上,巴掌大的小臉像是沒有血色,雙眸緊閉,唇色極淡,小手緊攥著綠綢被,怎麼也不鬆手。

她生得漂亮,病時酷似一個精致無生命的木偶娃娃,令鄭融揪心的痛。

鄭融端坐守在床邊,努力聽胡太醫那一串專業術語,最終不耐煩了:“診了半日了,診出什麼來了?”

胡太醫顫了顫胡子,垂首道:“公主沒什麼病症,是孩童幼嫩,天又嚴寒,才受了涼。隻煎幾副湯藥,淨餓幾頓,暖著一點兒就好了。”

“上一回的太醫也怎麼說,”鄭融皺著眉頭道,“好幾日了,阿葵沒有好轉,到底吃什麼丸藥?”

胡太醫聽如此說,又診了一回脈。

他撫須滿是歉意說道:“前個太醫是臣的家中晚生,還年輕……但臣保證,這回若是謹記醫囑,想來也好了。”

鄭融鬆了一口氣,溫聲道:“珊瑚,好生送胡太醫回去。”

珊瑚忙聽命送人,順便塞一份禮。

鄭融滿心憂慮。

三公主自上回養心殿走了一趟回來,雖說不發熱,卻始終懨懨的,蒼白嬌弱,呼吸在鄭融聽來,都是微弱的。

這場自得女以來第一次危及生命的病,讓鄭融慌得不行,日日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