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章(1 / 1)

親愛的讀者: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作者決定暫停更新。

說實話,這是一個挺遺憾的決定。

這是作者第一次創作,磕磕絆絆也寫了三十多萬字。都說三十萬字是一個坎,此言誠不我欺。

到不是作者駕馭不了這個宏大的主題,也不是創作源泉枯竭。主要是受眾麵太窄,雖然莫言說“哪怕隻有一個讀者,我也要堅持我的風格。”這話說來簡單,做到很難。

作者原來的設想是想通過還原17世紀的歐洲,梳理曆史脈絡,厘清近代化的趨勢,探索近代中國落後之迷。進而進入希臘、羅馬、伊(斯)蘭、北歐神話的底層,探尋歐洲和美洲白人的精神之源,剖析現代文明衝突的底層邏輯。

近代中國的落後,不僅僅是科技與市場經濟的落後,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識的落後,儒家思想與清教思想的對碰是19世紀世界文明的一件大事,這一大事件中,滿清王朝節節落敗。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受的屈辱,有相當一部分源於認知與文化的落後,而中原文化缺乏基督教與北歐神話中的危機意識。

美國表麵是基督清教思想立國,但美國人骨子裏信奉卻是北歐神話。北歐神話強調的犧牲奉獻,比如奧丁為智慧貢獻出自己的一隻眼睛,為了領悟世界的真諦,將自己吊在世界樹上九天九夜,幾乎喪命,

而這一切,源自強烈的危機意識,美國人與北歐人都相信諸神的黃昏,無論神靈多強大,總有更加大的敵人對自己構成威脅。如果不能擁有超人的智慧與力量,自己終將毀滅。

時至今日,美國人始終強調要擁有同時打贏兩場常規戰爭的領先優勢,在任何領域都要有領先50年的實力與技術儲備。

未來是中國的世界,可以預見,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將與美分庭抗禮,共同主宰世界事務。

作者希望通過對近代歐洲走上工業文明的道路進行重塑,把北美殖民者引向克裏米亞,開創完全不同的世界走向。當然,對明末清初的中國也需要加強引導,早日擁抱世界,成就世界。

在小說的第二部分,主角會進入神靈世界,這也是各大文明的精神底蘊。人們信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因此,通過神話世界的整合,人類文明終將一統。

因此,文中的重要人名、重大史實均是真實的,特別是對三十年戰爭的描述,絕對忠實於曆史。

三十戰爭塑造了近代歐洲的曆史,湧現出一個個偉大的英雄人物,他們的故事蕩氣回腸。特別是瑞典國王古斯塔法,堪稱傳奇,在文中對三十戰爭的衝突各方進行了詳細描寫,基本忠於史實。

當然故事最終會傳到人類一統,共建命運共同體的格局,探索神話文明、科技文明、外星文明、ai文明的界限。

這一宏大的設想終究沒有成為現實,希望未來有西幻作家能做到這一步。如果有可能,作者也會重拾本文,注重在層層曆史中探索人性、神性。

謝謝各位的抬愛,祝大家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