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定沙縣的定沙雪花牛,那可不是隨便找個地就能養出來的,得選最好的種牛配出來,吃專門給它們種的草,喝專門運來的山泉水,出欄前要喂一百天以上的穀子。而且啊,還得有專門的人每天給它按摩,這才能出來這樣的好牛。”
食客瞪大眼,頓時覺得這牛肉是貴,然而物有所值啊!
定沙縣的商人又拿出一張定沙縣官府裏發的單子:“雪花牛一年才能出六十頭,每一頭都有這樣的‘身份證明’,上頭有編號,有縣衙裏給蓋的章。
“它母親誰,父親誰,什麼時候生的,飼養員是誰,有沒有生病,給誰買走了,什麼時候宰殺的,都有記錄。沒有這個‘身份證明’,它就不是我們正經的定沙雪花牛。”
除了已經被達官貴人們高價搶購的定沙雪花牛,定沙縣還申請到了一種貢犬——‘定沙獵犬’,它長臉細腰勇武神駿,是速度極快的獵犬,還親人,又護主。
長得漂亮,辦事兒也漂亮,還特別聽指揮,京城裏愛好狩獵的人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個品種。
“大漠英雄傳裏是不是就出現過這種狗,還稱它是犬中千裏馬,所以也挑剔主人,就跟寶劍一樣,必須得是英雄來配。”
京城人士還就喜歡這樣挑剔的狗,如果自己養了,豈不說明自己也是個‘英雄豪傑’?
“我算是看明白了,《大漠英雄傳》它講的不是家國情懷和英雄兒女,它是講定沙縣有多少好東西的。‘雪花牛’出了,‘神鷹犬’出了,‘情人草’出了,那接下去是不是還有夜光杯盛的葡萄酒、花色羊毛毯、沙漠寶石光、狼牙項鏈啊?”
敏銳者看出了端倪,知縣寫書賣貨,真是聞所未聞。為了定沙縣的老百姓,他這是把自己文人的清高都踩腳底下了。
“這才是好的父母官,那些不顧老百姓死活,隻圖自己麵上好看的,都是沽名釣譽的糊塗官。”
“對,別的都是虛的,別的我也聽不懂,但是兜裏有多少錢我算得到。”
記老百姓就喜歡這樣的,因為他們的生活切實地改變了。
“多肉好看是好看,牛肉好吃也好吃。不過他一個知縣,一年寫六本話本,兩年寫了十二本,還折騰什麼肉牛,什麼獵犬,事兒這麼多,還能幹好知縣這活?”
有稱讚的,必然就有反對的,所以也有人質疑定沙縣知縣本職工作是否做好。
稱讚者還沒開口,定沙縣來的人就先反駁了:“怎麼就幹不好知縣的活了?你懂什麼?你什麼都不懂。”
定沙縣來的人受不了別人說他們知縣一句不好,一個人起頭,後麵幾個就迫不及待說了自家知縣的各種好。
“我們知縣來我們縣第一件事就是開荒,他自己也不站著,挽著褲腿在荒地上幹活。就那兩年,我們縣多了幾千畝的地,這些地種牧草,種豆子,種高粱,還有種草藥的。
“你知道這些地是給誰的?給我們知縣的?你知道個屁!那是分給我們縣老百姓的,家裏沒地的都能過來領,給種子給土地,手把手教,按著市場價的一半給,分三年還款。”
人家把地和種子都準備了,還教你怎麼種,隻要有手有腳,別說三年還款,一年就能還掉,還有多的過個好年。
說白了,他們那的窮苦老百姓他缺的就不是幹活的力氣,而是能種的地。
“還有賣了‘多肉’和‘雪花牛’的錢,那不是拿來修縣衙的,是拿來修路和房子的。房子是‘福利房’,便宜,修好了給窮人住,也是分三年還款,都是用好東西蓋的好房子,有大院子,能養牲畜,還種了果樹。
“我家祖祖輩輩給人放牛,今年才住上屬於自己的福利房,養了自己的家畜,我娘說了,我出來給縣裏賣東西,賣不好就別回家,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