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28章 第八道鳳味(1 / 2)

碧空萬裏無雲,綠油油的稻田沐浴著陽光,水稻隨風擺動萌發蓬勃生機。一方水土潤一方,在這塊三角洲腹地之上,自古就是豐饒的水稻之鄉。

大清早,桓家宅院。

沈玲瓏正在庫房裏,望著那團發酵了一夜的米糕。

用隔年秈米做成,昨天仍是潔白順滑得如綢緞一般的米漿,這會兒,已經趕上蒸籠,蒸熟出鍋。

黃糖做的是黃糖糕,白砂糖做的白糖糕,兩色雙間,光潔晶瑩,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和糖香

不僅如此,她還做了紅棗糕,紅豆薄撐,佳藕天成與荷香蓮花酥。

“最後上的糕點。”沈玲瓏細致詢問著意見,“趙哥,秀月姐,依你們看,哪個比較好?”

今天是休整日,沈玲瓏正在構思,一場宴席上用的糕點,那是她兒時好友的訂婚宴。平時像這樣的私人宴席,她會和趙雨東蘇秀月一起討論菜式。

“玲瓏,原來昨天你在庫房弄的,就是這個糕?”趙雨東恍然大悟。

他昨天可是親眼目睹了,玲瓏從磨粉、和粉到發酵的整個製作過程,因此對這白糖糕印象很深。

他還是頭一回知道,這種晶瑩的糕點,是用米做成的。從外觀上看,就給人一種古樸精致的味道。

說著,他又拿起一塊香軟彈糯的白糖糕。

沈玲瓏點頭,應是:“白糖糕,主要用秈米粉、西穀米發酵而成。”這款酸甜可口的米糕,小時候不僅是她愛吃,媽媽,外婆外公也鍾愛這味道。

蘇秀月對每一款糕點都認真品嚐下,紅豆餡甜蜜,薄撐鹹甜皆宜,蓮藕餅清香,蓮花酥有酥脆的口感

不過,興許是天氣的緣故,這其中說到最中意的,還是剛做好的這款白糖糕。

潔白糕體通透,布滿大小均勻的孔眼。夏日炎炎,吃一塊白糖糕,想來就是最清香怡人的消暑聖品~

“我覺著,這白糖糕用做飯後糕點是相當不錯!~吃起來冰涼又清甜,我想,客人準會喜歡這種口感!”蘇秀月發自內心感歎道。

白糖糕。

沈玲瓏用帶著回憶的目光注視,泛著光澤的米糕,這正是第八道鳳味解鎖的珍貴秘方

如今,白糖糕廣泛出現在鳳城的茶樓和飯館,大部分是直接從工廠進貨。不過,在這古老的秘方麵前,她還是親自做了一回。

她心儀這秘方,這樣流傳百年的美味,相傳是誕生於一次意外。

當年,石橋頭一家梁姓糕點店,拌了嘴的店主小兩口,沒有循往常的做法蒸煮糕點。

沒想到,就因為這樣,米漿隔了一夜,經過發酵後,蒸出來的米糕口感軟滑爽潤,口味變得更佳!

這,就是白糖糕的雛形。

細做之下,不覺陷入這稻米和蔗糖的魅力之中。

沈玲瓏嚐著自己第一次做的白糖糕,深覺其中的不易。

按照秘方的做法,白糖糕做出來質感滑潤、有彈性。不過,這還不夠。

“還差一點。”沈玲瓏思尋片刻,得出結論。

好吃是好吃,但同她小時候吃的白糖糕相比,感覺還是不同。

趙雨東和蘇秀月已然迷上這米糕的口感,嚐不出個所以然,疑惑道:“這,還差什麼了呀?”

沈玲瓏回味著,小時候嚐過外婆做的白糖糕,也是在這廚房做的。

製作方法也一樣。

她能想到的唯一不同,那就隻有,食材。

做白糖糕的材料很普通。

秈米,西穀米,白砂糖,白酒,酵母粉,水

突然,她腦子裏迸發出一個想法。

沈玲瓏眼神清明道:“我上山打點泉水,晚些回來。”

水,一定是水的區別!

沈玲瓏轉身,背上水桶,準備到村落的後山打泉水。

如果她沒猜錯,當年外婆做白糖糕,用的,應該就是泉水!

“玲瓏,你要去的不會是帽峰山吧?”蘇秀月臉色擔憂道。

帽峰山,帽峰山,那山地兒從前是野人的部落,她從外地來的都聽不少村民說過!

趙雨東心微微發抖,而後,拍胸脯道:“要不,還是我去打水來吧!”

雖然,他也沒上過帽峰山,隻是略有聽聞,這山崎嶇,時有飛禽走獸,曾經還有人親眼目睹,山上疑似有野人出沒。

沈玲瓏並沒在意,心道那隻是沒有根據的傳言,“沒事,我大概知道在哪個地方,去去就回。”

沒有人比她更熟悉這山路了,她還是小不點兒時就經常撒了腿跑去玩,也從沒見過什麼野人。記憶裏還留存著,那山上流淌著的清泉,泉水甘甜清冽的滋味~

晨霧彌散。

沿著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兩旁香樟和水杉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可爬到山頭,來到那山穀窪地、岩石下,記憶中的泉眼和溪流都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