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國慶·麻煩(1 / 3)

2015年國慶節當天上午10點,宜城市,望樹鄉,紅莊村,白色水泥公路旁的紅磚房子內。

餘山正從三層貨架上替顧客拿醬油,櫃台上的手機響了。他瞄了一眼,是堂弟餘洋打來的。

他沒接。

“7塊。”他把醬油遞給顧客,接過她遞來的十元錢,隨意扔進抽屜裏,接著拿出三塊硬幣放在櫃台離她近的台麵上。

女生低著頭一個接著一個拿走了硬幣,低聲說了句“謝謝”,轉身就跑,餘山疑惑地看了幾眼她逐漸變小的背影。

在鈴聲熄滅前一秒,餘山接起了電話,“什麼事?”

“哎呀,哥啊,我的親哥哎,你終於接電話了。哥,小弟有事求你,看在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份上,你一定要幫幫我。”

餘洋語氣十分焦急,好像下一秒就要從手機裏鑽出來當麵跪下來求他似的。

餘山極輕地揚了揚眉,語調是一貫的平淡,“到底什麼事?借錢上限一千,多的沒有。”

“不是借錢,我有錢。哥,是這樣的。我們寢室裏有一個和我關係挺好的室友來我們老家旅遊了,哥,你幫我招待一下吧,行嗎?”語氣有些小心翼翼的討好。

餘山一腳勾過身旁的高腳椅坐下。

旅遊?他難以理解,居然會有人會想來他們這個交通不便、位置偏僻、沒有任何景點特色的鄉下農村旅遊。

他這樣問了,電話那頭的餘洋很懊悔,“都怪我這張破嘴,以前我們宿舍深夜談話,我經常把咱奶奶講的村裏的鬼故事說出來嚇唬他們,活躍一下氣氛嘛。誰知道國慶節,我這個室友一聲不吭突然就跑到咱們老家來,他剛剛打電話給我,我也很意外。哥,我室友雖然家裏有錢,但是平時沒有一點架子,人是真不錯,他第一次找我幫忙,人現在又已經在咱老家了,我總不好對他不聞不問吧,對吧。”

餘山直接拋出事實,“道理沒錯。可是我每天都要看店,國慶長假,我店裏生意難得好點,我沒時間。小萍回來了,你讓她幫你吧。”

小萍是餘洋的親妹妹,剛上大一。

“哥,小萍那個花癡屬性,你還不清楚嘛,別丟咱家的臉了吧。哥,我親哥,如果不是事情緊急,我也不敢麻煩你,求你了,幫幫忙吧,幫幫忙。”

餘洋說得可憐兮兮,餘山覺得如果自己拒絕了,他可能會急得哭出來。餘洋從小就愛哭,一般女生都比不過他的眼淚多。

呼之欲出的拒絕隻好又被餘山咽回了肚子裏。

“國慶節你沒回來,幹嘛去了?”

“哥,你沒看我朋友圈啊,我和我女朋友來黃山玩了。哥,你答應我啦。”

不愧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餘洋敏銳地察覺到他哥的話題轉變和語氣變化,這顯然是同意他的請求了。

“哥,太謝謝了,我回頭多買點黃山特產給你寄回去啊。”

“別說廢話,你想讓我怎麼招待他,請他吃飯?”

說到這裏,村裏的一個老大爺牽著孫子來買東西,餘山站起來,對他們點點頭。

“哥,我等會讓我室友加你微信,他如果有什麼需要你幫助的,我讓他直接和你說,你看著搭把手就行了,拜托了拜托了。”

“行吧,我忙了,掛了。”

國慶節七天小長假,在外打工、上學的老鄉很多都會選擇回到村裏,無形中帶動了餘山小賣鋪常年不溫不火的生意。

每年兩大節日——國慶節和春節,踏進餘山小賣鋪的顧客是平時的幾倍。

這位老大爺姓葛,在村裏出了名的“節儉”,他最出名的事情是將一雙襪子穿了10年。

餘山從小喜歡讀書,家裏也有條件給他買各種書,他小學時期人很調皮,私下裏就給葛大爺取了個綽號“葛朗台”。

在鄉下一眾“大黑子”“二杆子”“大頭”這樣的土昵稱中,別致又貼切的“葛朗台”經過餘山的科普,很快就在上學的孩子們中間流行開來。

隻有家長們滿臉問號,不知其意,不懂他們的笑點。

這一次葛大爺在餘山店裏消費了121元,椰汁、橙汁、可樂、餅幹、小麵包、火腿腸……滿滿當當,全是他孫子喜歡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