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3)

李熙用手指在龍案上輕敲:“我們大昌,到底是禮儀之邦,那些手段太傷天和,能不用就不用,而且狗急跳牆咬起人來也疼的很……你說要真把他們的大草原弄得寸草不生的,不更得來搶我們大昌的土地嗎?可是要真不用,朕又不甘心,既然有克製他們的手段,憑什麼還要年年受他們的氣——皇叔你可知道,什麼樣的刀最可怕嗎?”

不等李公公回答,自己便說了下去:“耶律良才不是戎狄王最寵愛的兒子嗎?朕不僅要放了他,還要暗助他成為下一個戎狄王,隻要他在位一天,就永遠不敢動某些不該有的心思……”

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道:“架在脖子上的刀,永遠比砍斷了脖子的刀可怕!皇叔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李公公抬了抬眼皮,道:“老臣明不明白沒關係,但是有個人卻未必會明白陛下的苦心。”

李熙愕然。

李公公陰陽怪氣道:“陛下的這個決定,林大人他知道嗎?”

李熙頓時愣住,有些不安的搓了搓手:“……不至於吧?”

又怒道:“被用刀架在脖子上的可是朕的兒子!林楠那小子連一根頭發都沒掉呢!朕都不計較了,他還能有什麼好說的……是吧?”

李公公看著他不說話——撇開最後那句泄氣的“是吧”不提,陛下如果您能不這麼怒氣衝衝的說話,說不定可信度會稍微高那麼一點。

******

到底還是年輕,雖然大夫說的嚇人,但不過將養了五六日,林楠就恢複了往日的精氣神,此刻河道上的情景也一日好似一日,洪水正漸漸的退去,河道上民夫和軍士的搶修技能已經練到滿點,便是有什麼情況,也快快的就處理了。

這種情景下,林楠的懶病兒又犯了,再不願去河道上湊熱鬧,李資也覺得反正有魏將軍主持大局,河道上有他沒他一個樣,索性借口養傷,陪著林楠住在某個知府貢獻出來的別院裏偷懶。

逍遙住了幾日,就有林家的人和李熙派的數十個禁衛一起找了來,目的是接林楠回京,至於李資,將李熙的話翻譯成比較淺顯的句子,那就是四個字——愛回不回。

從同來的林成口中,林楠才知道,他在修堤的這段日子,發生的事兒,可真不少。

事情要從耶律良才說起。

耶律良才偽裝進京,目的自然不是為了瀏覽大昌風光,而是想親眼看一看大昌政局,不想入境沒多久,就發現大昌多了一樣新鮮事物——水泥。水泥這東西的出現,對戎狄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戎狄人原就不善攻城,對大昌堅固的城池很沒辦法,有了水泥這東西,城池更堅固不說,且前一日好不容易破開的口子,水泥一抹,一晚上就能恢複如故,若把人逼急了,直接用水泥把門一封,我讓你撞去,還有用水泥造滾石什麼的……總歸是麻煩多多。

既然對水泥上了心,少不得要打聽打聽,於是便知道了林郎的大名,而後在宮裏初見,林楠的表現也的確讓人驚豔,這才有了數次的巧遇。

會寫詩詞文章、能發明新事物、能把義成王子的臉打的啪啪作響,這都不算什麼,最多說明他有學問,耶律良才最想知道的,是這位林郎,到底隻是學問好,還是擁有治世之才呢?於是就了關於“乞丐”的試探。

這下是真的震撼了。

雖然戎狄使臣按他的意思,將話傳給二皇子的好幾日以後,這些乞丐們才被收容,可是那一溜的房子,可是從第二天起就開始修的,那一輛輛的“三輪車”,更不是一夜就能完成的——也就是說,這個不花朝廷一分錢,就徹底解決了乞丐們的生計問題的法子,竟然是林郎一夜之間想出來的!這是何等的大才!

這才動了某些心思。

正好又有人也動了別的心思,於是一拍即合,定下雙管齊下之計——戎狄人負責兩件事,先製造和林楠交好的假象,如果能有什麼真憑實據更好,沒有就造假,然後悄悄抓了林楠。而後由另一方出手,向皇上密告林家通敵,當然皇上肯定是不會百分百信的,但如果這個時候又出現“林家大爺得到消息以後,連夜逃往戎狄”的事實的話,皇上還會選擇相信林如海嗎?等這邊林如海林黛玉一死,林楠還不恨死了大昌君臣,豈能不老老實實為戎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