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大哥看到郜棲手中的東西,又見他們灰頭土臉的,忍不住笑了一聲。
他回答:“剛剛導演通過無線說,你們手中的東西就是線索。接下來你們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思考一下,通過這個的下一個線索是什麼。”
郜棲真想對著無線大喊:導演你多給點兒線索啊,你給一個核桃是什麼意思!
但抓狂的郜棲不可能出現,故這個想法隻是轉瞬即逝。
郜棲無奈地看向陳落,問道:“阿落,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陳落有兩個想法,但那一個實在是太離譜了,便棄掉。
至於另一個想法,說實話,也有些不太靠譜。
郜棲見陳落蹙眉便知她有了想法,但沒什麼依據,不敢輕易說。
他溫聲道:“阿落沒關係的,反正我們也沒有思路。”
他抬眼望了一下周圍的美景,深深吸了一口氣,莞爾一笑:“而且,就算錯了又有什麼關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嘛。更何況,一路的美景才是今日的重點,不是嗎?”
陳落點點頭,她的確是比郜棲少了幾分豁達。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旅途,不去擔心輸贏問題。
陳落開口道:“核桃在古代其實可以被用來釀酒,甚至在某一時期聲名大噪。”
郜棲有些疑惑,問道:“可是這個季節不適合釀造核桃酒。”
核桃酒一般是在核桃剛成熟時期釀造而成,如今已是春天,是釀造梅子酒的季節,貌似跟核桃無關。
陳落繼續道:“但我知道核桃酒是因為我去博物館曾看到仿核桃所做的瓷酒杯。而當地有豐富的瓷文化,我便在想會不會跟瓷器有關係。”
王榆聽此,內心六個點飄過。
郜棲轉頭看向攝影大哥,道:“大哥,您能問一下導演我們方向對嗎?”
王榆拿起對講機對郜棲這邊的攝影吩咐道:“自己上下求索吧。”
攝影無奈地把話轉送給郜棲。
郜棲聽言對陳落笑道:“看來你的方向沒錯,我們便去村裏的瓷器坊看一下吧。”
陳落點點頭,在郜棲問完路後,跟著郜棲一同去了瓷器坊。
路上,攝影師跟郜棲閑聊,他道:“郜哥,我拍過綜藝,但如此明目張膽跟導演詢問的,您是第一人。”
郜棲笑道:“主要是跟導演熟點,要是一開始我也這麼皮,就真的是膽大包天。”
郜棲回完,看向陳落,忽然問道:“阿落,你是不是還有別的想法。”
他沒有錯過在說完這個,陳落的眉頭並未鬆弛太多,且隱隱有呼之欲出之感,定不隻是核桃酒器這一個想法。
陳落點點頭,回道:“的確還是有個想法,但是感覺有些偏,且費時間長,就沒說。”
郜棲好奇道:“另一個想法是什麼?”
另一個想法其實很簡單。
核桃是埋藏於地,一般是九月左右核桃成熟之後才被埋在地中,讓核桃外麵包裹的青皮在泥土中慢慢腐爛,隻剩下金黃色的皮。
而通過地勢可以發現這裏丘陵為多,那核桃樹肯定是種在山上。
隻需跟當地百姓打聽出這裏哪座小山與核桃有關,或許就能尋到下一個線索。
但縱然是小山,要爬上去也是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但那時已經天色昏暗。
用時過長,不像是王榆的風格。
郜棲問道:“倘若沒有跟核桃樹有關的山呢?”
說完,郜棲忽覺自己問了一個傻問題。
若是沒有有關核桃的山,這個想法自然而然就是不對的。
陳落沒有看出郜棲對自己忽然停機智商的懊惱,而是答道:“那便問問哪座山上種著”
郜棲本想等著下文,就感到自己的衣擺被陳落拉住。
陳落抬頭看向一旁的酒記,便道:“郜哥,我們到了。”
郜棲踅身望去,上麵掛著一個牌匾寫著紅酥,同時迎風飄揚的旗幟中,亦用隸書寫著紅酥兩字。
郜棲對陳落點點頭,兩人便邁了進去。
一進屋內,裏麵擺滿了各種酒器,同時還有各種老照片,紛紛是酒器暢銷國內外的照片。
可新的照片卻寥寥無幾,隻有掛著的生產許可證等證件與酒器還透著新意。
屋內的人一見兩人找到,還驚愕了一番。
年紀較輕的那個小姑娘道:“你們動作好快啊,我們以為你們下山可能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找到這裏也得一個小時,沒想到你們現在這麼快。”
她低眼看了一下手中的核桃酒器,道:“我們才剛做好,還沒放進爐內呢。”
陳落搖搖頭,道:“不著急,您們先忙,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可以看一下架子上擺的酒器嗎?”
小姑娘看了一眼年紀較大的老師傅,見師傅點頭,便道:“當然可以,不過要小心,瓷器易碎。”
陳落點點頭。
郜棲見陳落屏著氣息看向這一件又一件酒器,也不由跟著她細細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