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吾兒長安(1 / 2)

升隆五年。

盛時逢盛年,驍國不負其名,驍勇善戰者不知凡幾,朝堂上能人輩出,經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時景盛。

所謂飽暖思**,百姓日子過得好了,閑閑浮生自然多光顧茶館院子。

“慧極不至駱長平,碩學不達顧謹淵”。

這二人早已是驍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若說前者是有“太子殿下”這個先決條件的光環加成,後者可就是憑著真材實料,無人不服了。

“昭陽啊,這位就是太子少傅,父皇沒有騙你吧,你太子皇兄功課時莫要再纏著他胡鬧了。”

深褶覆額的中年人攙著一隻幼嫩的小手,言之切切地囑咐著。

眼前這不過十二歲的少年,便是驍國街角布衣都吹捧的顧謹淵,若非親眼所見,他也無法相信,這未及弱冠的少年,所擁有的卓絕天賦與八鬥之才,是整個驍國能人誌士不能企及的。

“皇上言重了,公主殿下眉目清淨,神色懵懂純然,定不會是頑劣之徒,當不得胡鬧二字。”

少年拱著手,彎了眉眼,像是害怕嚇到什麼似地放輕了聲音,“臣顧謹淵見過昭陽長公主。”

駱長安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位向自己行禮的少年,覺得他長得可真好看,真是自己見到過的長得最好看的人了,讓她不由地想起曾經看過的……

恩?

看過的什麼?

長安半晌沒有反應,驍皇沉聲,“免禮。”

一個照麵而已,顧謹淵看不出幾分異常,不過關於這位長安公主的傳言,他早就有所耳聞。

昭陽長公主駱長安,元後幺女,生時恰逢驍國受降,驍皇愛重元後,即便這降書左右不過相差兩日總能入京,卻硬生生讓驍皇冠賞於長公主殿下。

長公主原是要叫長生的,然朝臣以“名盛不壓兄嫡,歲寬不越君儲”相諫,驍皇終賜名諱“長安”,寓其長樂未央,歲歲平安。

同日,聖上連下兩道聖旨,賜其封號“昭陽”,將南潯、洹渝劃其封地,食一千二百戶,成為開朝以來第一位擁有封地的公主。

這樣深得聖眷的一位公主,想也應是位聰敏早慧的靈童,亦或小小年紀端莊嫻雅風範不輸其姊。

偏生這位長公主殿下兩不相沾,不僅對經綸數算一竅不通,規矩禮儀習之也較常人慢些。

伴君如伴虎,榮寵衰落不過聖上轉念之間,昭陽長公主被高高捧起時惹來多少嫉妒欽羨,這時便有多少人等著看她落下來。

驍皇卻沒有叫這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如意。

像是絲毫沒有察覺到長安不盡如人意的表現,聖上總是給予這位反應比別人慢半拍的公主,莫大的寬容與期待。

妃子們覺得,聖上將所有的耐心都賦予了昭陽公主,愈遲鈍,愈寵盛。

索性這隻是位公主,若是位皇子,這般“霸占”聖心,怕早就在這吃人的深宮中不知夭折千百遍去。

唯一叫這些另懷詭意的人心下稍安的是,驍皇對與公主同胞所出的太子殿下,除了多幾分關注外,也未有更異樣的傾注了。

不過現在……

顧謹淵任太子少傅一職,怕是方下朝堂,這個消息就已傳遍各宮,那些原本還在觀望揣度的人不能久恃了。

“父皇,兒臣也想與太子皇兄一同功課。”長安急急仰頭,看向對自己來說有些過於高大的父親。

“嗯?”

麵對幺女殷切的小臉,驍皇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

長安的請求,莫說隻是這樣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便是說想要去金鑾殿的龍椅上坐一坐,那也是要不假思索應下的。

隻不過,太子尚幼,學堂所設且與皇子們一處,長安也不是甚麼少不更事的年歲了,若是不小心叫她聽到了三兩句不正之言,豈不是汙了她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