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季兒,娘親給你送吃的來了。”一位婦人端著一份早餐緩緩敲響了眼前的房門。
房門應聲而開,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拉開了房門,揉著惺忪的雙眼,嘟嘟囔囔地抱怨道:“娘親今天怎麼來的這般早,季兒剛剛夢見自己考上大儒了,結果讓娘親敲門聲給鬧醒了。”
“嘿喲,小家夥,大儒哪裏是那麼好考的?趕緊吃完早餐洗漱一下去私塾吧,我剛剛看見方先生已經去私塾了。”婦人抬起手輕輕在小家夥頭上敲了一下,笑著說道。
“哎呀,知道了,方先生總是去得這般早,當年考學要是這般勤奮,何至於還是個秀才。”小家夥便往嘴裏劃拉著早餐,邊嘟囔著。
“你個小家夥,還學會調侃先生了,要記住,尊師重道。”婦人忽然變了臉色,嚴肅地對著小男孩兒說道。
“知道啦!”小男孩兒沒好氣地說道,然後轉身抓起身邊的小書箱子就往學校跑去。
“季兒,季兒,你還沒吃完呢?不洗漱了啊?”婦人趕忙跟在身後,站在門邊朝著已經跑遠了的小男孩兒喊道。
“不吃啦!中午回來洗漱!”小男孩兒遠遠地傳出一道聲音。
“這孩子……”婦人搖頭無奈地笑了笑,轉身收拾起了飯桌。
私塾內,一個麵相方正的中年人看著眼前的小男孩兒,笑著問道:“劉季,今天怎麼來的這麼早啊?”
“娘親說先生早就到了,催學生趕緊來跟著先生讀書。”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兒分外拘謹地站在先生麵前。
“嗯,那你就先溫習一下今天要學的《學而》篇吧。”先生笑了笑,淡淡地說道。
“好的,先生。”劉季一聲應答,轉頭緩緩走到自己的小書桌前,打開了自己的書箱,拿出了一本書,慢慢地看了起來。
先生看著眼前的小孩子,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求學的樣子,微微一笑,低聲說道:“孺子可教也!”然後輕輕拿起了手邊的書,自己也看了起來,他每天早上都是這樣等待這些孩子來私塾的。
劉季看著眼前的書,心思卻早已陷入了回憶,前世的他是一個野雞大學的大學生,後來在旅遊途中,偶遇車禍喪生,魂魄渾渾噩噩地在一片黑暗中遊離著,忽然看到了一束光,他便撲了過去……
沒想到竟是穿越來到了這個小山村,剛來到這裏的劉季有些不適,但很快便熟悉了這個世界,劉季心中暗暗發誓,這一次,我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劉季?劉季?”正在沉思間的劉季忽然聽到一道嚴厲的聲音,心中暗道,糟糕!
此刻的方先生站在劉季麵前,對著劉季說道:“劉季,溫習到哪段了?”
“先生,《學而》篇啊!”劉季眨著眼睛天真地對著方先生說道。
“我知道是《學而》篇,你預習到哪句了?讀給我聽聽。”方先生一臉溫和地對著劉季說道。
“學生讀到‘吾日三省吾身’了。”劉季笑著對方先生說道。
“哦?你可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方先生目光灼灼地看著眼前的小劉季,溫和的問道。
“這句話是說聖人每天多次反省自身。”劉季堅定地對著方先生說道。笑話,前世身為大儒的他,已經把聖人語錄都快翻爛了。
“哦?這句話是你自己理解的嗎?”方先生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笑意,感興趣地問道。
“是的,學生讀到這句就覺得以聖人的德行還需要每天反省自己,我們更要懂得反省自己的德行才是。”劉季眨著天真的大眼睛,看著眼前的方先生,用清脆的童聲說道。
“好,你能有此番感悟,看來的確是有些資質。”方先生讚許地看著眼前的小劉季。然後緩緩轉身背著手向著講台走去。
“先生,學生對於書中尚有一句不解,還請先生解惑。”此時已經走上講台的方先生聽到劉季突然出言,緩緩轉身。
“先生,學生看到書中提到‘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句是何意啊?”劉季裝作一臉好奇地問道。
“這句話是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方先生嘴角微微翹起,心下很是欣賞劉季好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