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致所有人(1 / 1)

抱抱大家,不要傷心,就當我是生了三胎,你們也跟著“喜當媽”,昨天最驚喜的是我在評論裏看到一些都三朝元老才第一次留言的“新人”和一些我以為已經離開的“舊人”,真的是新歡舊愛齊聚一堂好熱鬧啊!

也不用憤怒,老話說“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尤其是在被舉報的情況下發怒,很多時候這種憤怒尤其是集體的憤怒會變味,沒必要,一定一定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就把自己拉到和自己鄙視的人一樣的水平。當然這絕不代表我們遇到小人也要忍氣吞聲等等,不是這樣的,我很喜歡狄蘭·托馬斯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最後一句是

“donotgogentleintothatgoodnight

rage,rageagainstthedyingofthelight”

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哈哈這首詩真的不太適合翻譯,翻譯過來的中文譯本有點太“白”了,我更喜歡它的英文詩朗誦版本,憤怒是非常有力量的情緒,但最好它是指向對美好被破壞的憤怒,讓我們去保護它,而不是憤怒於美好的脆弱,黑暗的強大,與它纏鬥,不要去凝視深淵,更不要走進下水道。

我們要掌握憤怒的方向盤,不要成為自己情緒的人質,保護者永遠比受害者、施害者強大,適度的,控製在自己手裏的憤怒也是有益的。

情緒低落時不如試著看下詩歌,比如我和你們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和一些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而這首詩全詩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你看,最後的“識人多處是非多”是不是也很合現在的情況,但非常幸運地是我們並沒有像小人希望的那樣“衣服破時賓客少”。

她不過是給我們提供了一次次重聚的契機,舉報的成本很低,難道我開新文就成本很高嗎?除了你們的評論數,我完全不在意其他數據,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我會因為什麼一次次分裂有些數據沒了就會怎樣,也不用勸我換去wb開,實話告訴大家,我是個經不起任何糖衣炮彈金錢誘惑的人,所以我的解決方式是不讓那些來考驗我。當初第一次裸辭的時候,幸好先把行李都寄回了家,不然後麵辭職的時候我覺得我不一定能承受住她們漲薪的誘惑。

痛苦磨難或者名利誘惑都不要當做什麼考驗,又不加分,給自己整那麼多附加題幹嘛?學會了解,接受自己,想要的我們主動別等人來誘惑先去爭取,不想要的,就不要給人當出題人的機會,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