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清修(1 / 2)

清修是青牛鎮的一個乞丐,今年剛剛滿十歲,每天都在為了吃飯發愁。

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十年前,老乞丐在清修觀門口撿到了他,就把他取名叫清修。

或許是老天爺可憐他,哪怕清修一直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得過什麼大病。

其實清修隻怕餓,他不怕冷,哪怕是冬天他的身子都暖洋洋的。

如果不是這樣,清修說不定早就死掉了,為此老乞丐嘖嘖稱奇。

清修剛學會說話那會,一直叫老乞丐爸爸,老乞丐說自己不是他爸爸,不搭理他。

後來清修學別人叫老乞丐老爹,這個稱呼老乞丐倒很喜歡,清修就一直叫老乞丐老爹。

老乞丐心地善良,他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在保證自己和清修活著的前提下,他甚至會將食物分給年紀很小或者年紀很大的乞丐。

這就是老乞丐,身處困境卻仍舊保持著一份善心。

不是有一句話嗎,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事實也的確如此。

老乞丐的善良沒有能讓他長命百歲,甚至連六十歲都不到。

老乞丐得了一場病,病還沒好災荒就來了,又病又餓讓老乞丐沒能挨過去,在一個霜凍的夜晚死去了。

沒了老爹,清修又成了一個孤兒。

清修才十歲,他什麼也不會做,隻會乞討,每天的生活就是乞討。

老叫花子在的時候,清修每天吃了上頓沒下頓,有時候就連上頓也沒有,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現在老叫花子不在了,清修的日子也還那樣,甚至更加艱難,即使同為乞丐,有的乞丐還有另一個職業——強盜。

十歲的清修哪裏是那些乞丐的對手,留下的下一頓經常會被搶走。

災荒之年老百姓都沒有吃的,清修就更加乞討不到食物了,再加上其他乞丐的搶劫,清修知道在鎮上已經活不下去了,他決定離開青牛鎮去百裏外的青山城。

他什麼也沒帶,隻帶了一個色黑但幹淨的破碗。

饑荒之年誰都沒有餘糧,清修能乞討到食物的次數少得可憐,他隻能靠吃樹皮和野菜充饑。

作為一個乞丐,清修認識一些能吃的樹皮和野菜,但災荒太嚴重了,很多地方能吃的樹皮和野菜沒了。清修連能吃的野菜和樹皮都很難找到,為了活下去,他隻能吃一些有小毒的樹皮和野菜,清修意外地發現這些東西的毒性對他並沒有什麼影響。

正因為有了這個發現,清修不再找那些沒有毒的樹皮和野菜,直接找小毒的樹皮和野菜,把那些無毒的樹皮和野菜留給其他人。

他在保證自己活著的前提下盡量做一點好事,老叫花子這麼做,他便也這麼做。

很多人都餓死了,但清修依然還活著,他原本打算去青山城,但現在他已經能找到食物,也就不打算去了。

對他來說,山裏的食物比城裏要多。

清修不再四處流浪,而是在一個叫小石村的地方蓋了一個很小很簡陋的窩棚,也算有了一個棲身之處。

他的食譜比較特殊,所以也沒人搶他的食物,而且因為他不用吃正常的食物,他把采摘到的正常食物賣給小石村的村民,就是這樣,他還攢下了一些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