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有15萬左右的個體工商戶。
1981年5月,《人民日報》報道了《一場關於承包魚塘的爭論》。
爭論的焦點是雇工算不算剝削”?
為此,《人民日報》開設了一個關於如何處理魚塘承包問題的專欄,並進行了三個多月的討論……
劉浩眯著眼睛,突然出現在腦中畫麵讓他不寒而栗。
“娃子,你怎麼了?”
二姐劉夏荷推了推劉浩,劉浩隻覺得自己剛剛心跳加速,猶如走了一趟鬼門關。
#知識點1:1979年底,全國批準開業的個體工商戶約10萬戶,到兩年後的1981年,統計數據變為101萬,翻了10倍。數量的變化可謂驚人,而按照當時意識形態標準的質變更為“驚心”,矛盾的焦點是“雇工問題”。
1980年,中央75號文件明確規定:“不準雇工”,表態非常明確。#
“娃子?”
二姐劉夏荷一把扶起劉浩,周邊親人不由擔心道:“娃子,你這個身體莫非還沒有好轉?”
北湖不同於粵省,他現在開辦的製衣廠一旦遭受調查,製衣廠怕是要被直接罰沒?
“劉浩啊劉浩,說好的穩呢?”
劉浩自嘲一聲,他現在有旅舍、小飯店,車站櫃台三個改善生活來源,為什麼要建廠?
自79年個體戶出現,87年溫州模式,88年憲法中第一次增加個體戶法,再到92南巡……
劉浩腦中一瞬間出現許許多多內容,這些內容明確告知劉浩,小打小鬧或許沒問題,可他要玩大,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事件:機遇。
你十八歲這年獲得了你海外三叔的七萬美金饋贈,你決定拿這七萬美金玩一次大的。
可錢是人膽,錢也是原罪,你的生命似乎進入了最終倒計時。#
劉浩咽了咽口水,他果然是飄了,忘了真正的危險是什麼。
要不先囤點土地和縫紉機,等人民日報的社論塵埃落定後再做結論?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劉浩感覺此刻的自己膽小如鼠。
#知識點2:建國後至1980年,由於國家對外彙實行嚴格的管理,外貿企業出口創彙後,外彙由國家統一收購,因而企業沒有外彙存款帳戶,也沒有個人外幣帳戶。
1980年,z國銀行青島分行開始辦理外彙存款業務。
QD市企業外彙存款業務始於1980年,其主要來源是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資本金、產品出口的外彙收入以及外彙其他收入或信用證保證金等……#
劉浩吸了吸鼻子,知識點1是警告,知識點2怎麼看都是破財提醒。
不對,不對,我肯定是忽略了什麼?
劉浩撫頭,身旁家人不由滿是擔憂。
去粵省找三叔?
相比起隨時會落下的達爾摩斯之劍,洪門敵對勢力那點危險似乎不算什麼?
“大姑、二姑,咱們今年聚一塊吃個大型的團圓飯吧?”
劉浩站直身體道:“我打算年後去找三叔,我覺得我該好好的規劃一下我的後續人生。”
92之前,國內必然不適合他發展。可要放棄這12年,屆時他都30來歲,怕是沒了雄心壯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