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的烏雲】
織田作之助做了一個夢,夢裏的他還是個十四歲的少年。
某一天少年做完讓人空洞的殺人任務,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沒由來的停留在了一間咖啡屋前。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做著夢,織田作之助其實都無法回憶起當時詳細的事情,他隻記得自己在這間咖啡屋裏看了一本書,濃鬱醇厚的咖啡香氣伴隨著午後溫暖的陽光始終縈繞在身邊。
後來……後來他遇見了一個人,巧合的是那個人就是他正在看的書的作者,可是織田作之助手上的書籍卻沒有結局。
當時因為好奇,織田作之助記得少年的自己詢問了一句:‘這本書的結局是什麼?’
那位作者是如何回答他的?
想起來了,作者說:‘結局就由你自己來書寫吧。’
殺人的手無法拿起寫作的筆,可是……也許是因為那本書實在太好看了,也許是因為那天下午的陽光和咖啡的香氣實在太讓人感到繾綣和留戀了。
所以少年的織田作之助沒有任何預兆,僅僅是思想一個瞬間的轉變,就下決心再也不要殺人了。
不再做殺手,有一天他是不是就能和那位記憶中模糊不清的作者一樣拿起筆,書寫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其實在剛剛放下屠刀的時候,織田作之助以為自己這場心血來潮的轉變或許無法堅持很久,因為生命中除了理想和信念,生存才是人類從古至今繞不過的難題。
如果不做殺手,不會做其他事情的織田作之助生存起來都是難題,就算有存款也無法維持他一輩子的生活所需。
——畢竟他放棄當殺手的時候才十四歲,就算殺手的報酬高,可是他入行的時間短,存款其實也沒多少。
說不定過個兩三年,沒錢了之後織田作之助被生活所迫又會回到曾經的老路上。
可是讓織田作之助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粗茶淡飯柴米油鹽的生活他就這麼堅持下來了,並且在自己都困難的時候還收養了五個失去父母的孩子,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沒有回到老路。
所以說人生這種東西確實奇妙,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以怎樣的姿態結束這場漫長的旅行。
就像是十四歲之前織田作之助沒想到自己真的會從殺手轉職,就像是二十三歲的時候織田作之助也沒想到……會從好友少年宰的口中聽到‘叛逃’的想法。
……
清晨醒來時從床上坐起身的織田作之助還有些茫然,昨夜亂七八糟的做了一晚上的夢,現在也想不起來到底夢見什麼了。
可是當窗邊劃過飛翔的嘰嘰喳喳的小鳥之後,如夢初醒一般,織田作之助立刻想到了現在的處境。
——現在他暫住在好友少年宰的安全屋中而不是和平時一樣回家。
事實上,原本家裏收養了五個孩子之後肩負起‘父親’責任的織田作之助,已經有兩年多沒有夜不歸宿過了。
畢竟家裏孩子多,而且年齡小,晚上的時候家長不在他們睡覺也不安心,而且曾經是孤兒的孩子在這方麵更加敏感一些。
可是因為少年宰昨天的驚天發言,織田作之助十分擔心自己回家之後第二天就聽到好友叛逃的消息,所以昨天晚上才沒有回家,而且留在了少年宰的安全屋裏。
——不管少年宰真正想要叛逃的原因是什麼,就現在這個情況而言,叛逃這件事怎麼想都要好好斟酌一下。
不能一時衝動說跑就跑了,想想港口黑手黨在橫濱的勢力和少年宰那些仇家,衝動是魔鬼啊!
要是失去了港口黑手黨的庇護,洗白先別提,怎麼應對這些躲不開的層出不窮的報複和血腥才是最麻煩的事情,而在這件事上織田作之助深有體會。
畢竟說到轉職這件事,織田作之助才是前輩來著,他就是從殺手轉職到黑手黨的,因為當初做殺手的時候結下的仇家,織田作之助才會加入港口黑手黨裏麵尋求庇護。
有個樹大的可靠組織的招牌在前麵頂著,織田作之助在港口黑手黨裏麵才能踏踏實實的混底層,要不然他那些仇家沒有顧及早殺過來了,織田作之助的生活也不能這麼安穩。
所以看出來了嗎?雖然少年宰總是對港口黑手黨頂頭boss森鷗外的疑心病抱怨不斷,然而凡事有利有弊,現實是港口黑手黨對少年宰他們的庇護利大於弊。
——所以少年宰才能鹹魚這麼多年。
可是現在一向烏龜遲鈍的少年宰在利大於弊的時候忽然想要叛逃了,這件事看起來……就是怎麼都很詭異吧。
因此這天早上在安全屋裏給少年宰做早飯的織田作之助,便又一次提到了關於叛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