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北風蕭蕭,大梁朝南方衡州府貧民窟一間破敗不堪的茅屋中,裏麵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唯一一張木板床上,躺著一個年輕人,身上蓋著補了又補的薄棉被,旁邊一個老婦人躺在稻香鋪墊成的地鋪上,身子彎曲瑟瑟發抖。
由於茅屋四處透風,外麵的北風刮了進來,床上的年輕人不由打了個冷顫,一雙眼睛微微睜開。
年輕人樣子消瘦,臉色蠟黃,五官端正,隻是生活所迫,看不出原來的模樣了。
男子睜開眼睛,看著眼前家徒四壁的家,良久後露出一絲苦澀“老天真會開玩笑。”
他叫楊承誌,出身在21世紀的華夏,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也是家裏的獨苗。
從小父母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為了讓他走出農村,傾盡所有培養他成才。
楊承誌也是爭氣,年年學習成績優異,本以為一切都向美好發展,但世事難料,在他十歲時父母相繼病逝。
給幼小的楊承誌帶來了致命打擊,好在爺爺奶奶尚在,經過一段時間自愈,重新麵對未來的生活。
終於在他大學畢業,準備好好報答爺爺奶奶恩情時,噩耗再次傳來,爺爺奶奶因為年紀大了,也在一年之內相繼走了。
人生悲劇莫過如此,子欲孝親不待,處理完爺爺奶奶身後事,楊承誌心如死灰,再也沒有活下去的欲望。
就在自己那家徒四壁的家中,吃了一整盒安眠藥,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又仿佛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夢裏的他投胎到了一個叫大梁朝的時代,父母都是本分的農民,從記事起父母就送他去了私塾讀書。
名字也叫楊承誌,寓意著父母對他的期盼,希望他能繼承祖上的輝煌,因為祖上也曾出過一個舉人,也曾經輝煌過。
但世事難料,在他七歲時,父親就因為勞累過度去世了,家裏頂梁柱倒了,從此以後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父親雖然走了,母親依然堅持讓楊承誌讀書認字,靠著為別人縫縫補補,艱難的把楊承誌拉扯大。
楊承誌知道母親不容易,更加勤奮讀書,可這世道無權無勢又有何用?幾次考試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從此楊承誌心灰意冷,也不再奢望了,待在家中渾渾噩噩,讓本就貧窮的家庭,更是看不到希望,導致最後一貧如洗。
就在昨日母親病倒了,楊承誌慌慌張張的出門買藥,因地麵結冰濕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索性被隔壁的張二哥發現,及時的送了回來,直到剛剛才醒過來。
這一切是多麼的真實,楊承誌苦笑一聲道“真是命運多舛,老天算是可憐我嗎?又讓我重新活了過來?不過換了個地方,換了個環境?”
楊承誌掀開被子坐起身來,看到地上瑟瑟發抖的娘,不由心中一股刺痛,這一生他不在是孤兒,他親切的感受到了母愛。
“娘?娘你怎麼了?”楊承誌脫口而出,急忙的下地來到地鋪前查看。
就見自己的老娘額頭直冒冷汗,嘴唇劇烈哆嗦,臉色發白,可把楊承誌嚇壞了。
略懂些醫理的楊承誌,立馬知道自己的老娘這是發寒了,趕忙抱起她放到床上,再用被子幫她蓋好“娘,你堅持住,兒這就去為你買藥。”
老婦人姓朱,朱氏睜開眼看著自己兒子,艱難的拉著楊承誌道“兒啊!你好了?娘沒事挺挺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