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趕豬(1 / 3)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破舊且擁擠的小教室裏,一名清秀挺拔的年輕教師抬起頭,雙手輕輕撐在“三長一短”的破舊四腳講台上。但這講台絲毫不爭氣,因為施力者隻是用了輕飄飄的力氣下壓,它就如同癱瘓一般向矮腳的那個方向傾去。

年輕教師似乎已經習慣了這個講台的極度不配合,隻專注望著對麵寥寥無幾又年幼不等的學生繼續講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使年老的人能夠安享晚年,年輕的人能夠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年幼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使失去妻子的鰥夫、失去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幼兒、失去孩子的老人,以及身體有殘疾的人,都能得到供養’”。

“白老師,那如果小孩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可他們卻不在身邊,那小孩也能得到供養嗎?”一個帶著獨特鄉音的怯弱男聲在這四麵漏風的小教室裏響起來。

白岄一臉真誠地看著他:“當然,這就是孔老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世人描繪的大同社會。雖然現在還是沒能完全達到,但老師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都能遇得上這麼一天。”

個別學生點點頭。座下學生雖然不多,但基本上都有認真聽講,隻有一個精瘦瘦又黑不溜秋的小毛頭在東轉西轉。他嘴唇嘟起,一副口哨聲就要忍不住從他嘴皮子迸發而出的架勢。

他的“多動症”又成功引起了白岄的注意,為了防止這學生接下來的大動作,白岄隻能暫時屏蔽所有孩子的目光隻盯他一個。

但小毛頭顯然不太在意白岄的目光,他依舊一如既往地望著外邊。忽然,他“嗖”地站起身,指著窗外正瘋狂奔跑的動物激動喊了起來:“老師,朱吏家的大肥豬又跑出來啦!”

注視被他打斷,白岄隻覺得耳膜還被狠狠震了一把,但恍惚不過一秒,他便順著小毛頭所指望去。

班上的學生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小毛頭鄰座的小胖子龐泓嘴裏還偷吃著水煮蛋,卻也已經站起身,他努力伸著矮粗的脖子透過那扇沒有玻璃的窗戶看向外邊。

窗外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小身影正和幾隻膘肥體壯的大肥豬四處奔跑,龐泓口齒不清地說“難怪朱吏今天又不上課,原來又得追肥豬”。

小毛頭故意走到龐泓麵前笑:“胖泓,你看看那幾頭豬,怎麼同樣是胖子,那幾隻豬跑得比你快多了”。

“你懂個屁!”龐泓雖然大聲衝他嚷,但他也不氣惱,捏了捏自己身上結實的白肉:“我媽說了,這些可都是我攢下的福氣”。他斜側眼神:“倒是你,瘦得跟那山腳下的竹條兒似的,福氣來了都壓不住,難怪連名字都叫‘竹’”。

教室裏看熱鬧的學生都扒拉到了窗前,外麵追豬的朱吏卻急得要死,他手裏拿著長竹竿,一邊跑一邊努力趕著豬:“哎呀!你跑什麼啊!趕緊給我回來!”

難的是,兩條腿的果然跑不過四條腿的,何況這還是不受方向控製的十二條腿。朱吏俯下身子,雙手撐在膝蓋上氣喘籲籲,兩眼望著一邊發出嗷嗷叫喊聲一邊跑遠的豬。

三頭豬頓時無影無蹤……

教室裏早就沒了上課的氛圍,大大小小全圍在窗邊看嘀咕嬉笑,也不知道笑的豬,還是笑的朱吏。

王竹轉頭看白岄:“老師,如果是大同社會的豬,那會不會聽話一點,瞧朱吏家這些豬,真的笨得跟豬一樣”。

他一說完,又是一起哄笑。

“人家本來就是豬”。

“但朱吏家的豬可聰明多了,三天兩頭就懂得衝出柵欄擺脫束縛”。

“……”

教室裏七嘴八舌。

白岄見今天朱吏是沒法一個人把三頭豬趕回去了,於是放下手中的粉筆說:“大家都別站著看熱鬧了,快點,我們都去幫幫朱吏的忙”。說完他帶頭跑出了教室。

學生們緊隨其後,激動地奪門而出,這架勢,既像是趕著去參加什麼世界級的比賽,但也更像真人演繹了什麼叫“衝出柵欄的豬”。

三頭豬好像約好似的,都往不同的幾個方向亂竄,學生們也像無頭蒼蠅,一會兒追追這隻,一會兒又追追那隻,最終是一隻沒追上,反倒把自己的“豬隊伍”衝的越來越散。

王竹像一陣風一般衝在最前麵,時不時還回頭喊:“胖子,你跑快點!”

龐泓剛出門就已經上氣不接下氣,這回是運了氣才回了王竹一句:“往你身上加五十斤肉試試!”說完這句他就放緩了腳步,整個身體笨重得好像再跑兩步他就要提前去見地下的老祖宗了。

“王竹,你和楊望負責追最左邊那隻。蕭筱,和你龐泓配合追右邊那隻。我和朱吏追跑得最遠那隻。”白岄在奔跑中對幾個學生臨時做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