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秀少年目不轉睛地望著遠處,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映入他的眼簾,隨之被其雄偉壯觀的姿態所震驚,身體久久不能動彈。
少年名林雲,而麵前這座讓他大受震驚的宏偉大山,被此地生活的人們喚作:雲山。
此山常年被天上雲霧繚繞,高不見頂隻見行雲,故因此得名雲山。
不過林雲不是為一睹雲山美景而來,他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前來山內拜師學藝。
原來雲山裏麵有一仙家福地,不知道多少年前被一位奇人異士發現,隨後便占為己有,奇人異士開枝散葉,桃李天下後,漸漸形成了一個集體,後不斷發展就衍生出如今的雲山宗,而那位奇人異士被世人尊稱為雲山老祖。
假若隻是簡單的傳道授業,林雲不至於跋山涉水,雲山宗也不可能在這方圓萬裏的土地內被人尊為仙土聖地。
凡人壽命有數,不過幾十春秋。
當凡人遊曆山川河海,欣賞日月星辰時,發現這些事物竟都能亙古不變後,便每每會感慨人之壽命短暫。
於是乎凡人就有了對生命延長的渴望,有了與天同壽的想法!但這些又如同癡人說夢一樣,讓無數人抱憾而終。
而不知何時起,凡人偶見天地之間,竟有人乘風禦空而動;有人踏浪逐海而行;有人千年前聞名於世千年後又見其容顏不改,談笑風生。
當這一切凡人不可理解的事物司空見慣,人們之間口口相傳,便習以為常不再感到新奇時。
便有誌者欲得其法,有心者欲拜其師,隻為圓一場長生大夢。
最後人人皆知世間有長生之道法。
然道不輕傳,法不賤授。人偶得長生法就守口如瓶概不外傳,以致長生法遺失殘缺。於是便有大公無私之人,開壇布教,傳道解惑。
雲山老祖這個奇人異士便是這類人,而雲山宗便是收存有長生之道法的地方,故而人們趨之若鶩,虔誠求法,視之為仙家聖地。
長望眼前如擎天之柱一般的雲山,林雲他目光更加堅定,久久不能放下那隻不知何時緊握住的拳頭,心中似乎在做出來了什麼決定,步伐堅定地朝著遠在咫尺的雲山繼續前行。
雲山腳下,成群結隊的少男少女不斷地湧入此地。其中有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的少年穿著錦帽華服被人攙扶著,身邊還簇擁著一群仆人穿著打扮警惕著觀察四周,前呼後擁好不氣派;
而有的少年衣衫襤褸,孤零地站著或坐在一旁,不過青澀的臉上卻是滿是興奮喜悅的笑容;
還有的少男少女成群結伴嬉戲打鬧,一片歡聲笑語,讓雲山山腳更添生氣。
這些人的到來讓罕有人至的雲山山腳變得好不熱鬧。
不久後林雲此刻也趕到了雲山山腳下,觀察一遍眼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的心裏如明鏡一樣清楚,想必這群與自己相差無幾的少男少女今日彙集於此處目的不盡相同。
這幾日是雲山宗三年一次的開門收徒的良辰吉日。雲山宗雖說傳道不分地位高低財富多少,在他們眼中一切平等。
但是結合實際情況考慮,雲山宗就有了每三年招收一次弟子的規矩,這樣子做才能使道統得到傳承發展。
所以雲山宗招收的弟子也就有了諸多限製,每三年隻招收骨齡十八歲以內的人。
但為了廣招賢才,作為仙家聖地每三十年也會招收一次骨齡十八歲以上的弟子,相比三年一次的之下便有了更加多的限製,這個以後會知道。
正當人群熱鬧至極之時眾人大驚,
“各位,請你們靜一靜,現在由我開始這次的收徒儀式!”
一道質樸洪亮的男聲從雲山裏發出,隨後並傳到山腳下的每一個人的腦海裏,頃刻之間,人群先是驚叫,隨後聽從聲音指導後不再發出任何聲音。
那道聲音的主人看到眾人的變化後,熟悉的聲音又傳入每個人腦海裏。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雲山宗外門長老許平。我稍後會開啟登雲台,骨齡十八歲以下的娃娃可踏入,切不可誤登,違者會受登雲台的反噬。”
“這就是仙人嗎?不見其身形蹤影,就能千裏傳音”
“什麼是登雲台?”
“這你都不知道來這幹什麼,登雲台就是雲山宗考驗我們的仙器,可以直達雲山山頂”
“仙器!!”“雲山宗果然名不虛傳”……
那個自稱許平的雲山宗外門長老話一說話,眾人的心中默默嘀咕,場麵更發活躍起來。
林雲也和這些人反應一樣,想到就在眼前就是聖地,這一步登天的機會就在自己手裏,他便笑得越發燦爛,同時心裏也越發緊張。
那個雲山宗長老許平講完話不多時,山腳發生了通天變化。
原本擺在眾人眼前的隻是一條登山小徑,在一通巨響,地動山搖的變幻過後,還在眼前的茂林竹海竟然自己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