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的意思是說,郡主原諒錦湘,同意她回京養傷了嗎?”
沒過多在意趙瓊華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賢妃隻立刻抓住她話中的重點,急忙殷切追問道。
至今在賢妃眼中,她仍舊覺得究其根本,這本就是一件小事,若不是趙瓊華不肯息事寧人,非要鬧上金鑾殿的話,她的錦月根本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趙瓊華抬手,假意擦拭去眼角的清淚,俯身虛虛扶起賢妃,“瓊華何德何能可以做這個主?不過是希望錦月平安罷了。隻是她平日裏性子太過張揚,瓊華知道賢妃娘娘您寵著她,但這樣確實太過縱容她。”
說話間,她扶著賢妃回到原本的座椅上,“錦月這次在京郊也吃了不少苦,瓊華也心疼她。賢妃娘娘記得之後,好好教導七公主。氣運這種,下一次就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了。”
後半句話,趙瓊華特意收斂聲音,隻在賢妃耳邊說道。
她一手覆在賢妃手背上,在外人看來,不過是在扶著賢妃,盡守小輩的本分,但暗中趙瓊華卻輕輕拍了賢妃幾下,其中的威脅警告意味,再明顯不過。
但她笑得真誠,又時刻拿捏著作為小輩的本分,即便是賢妃想借此發難,在場的其他幾位,也不見得會站在她這邊。
在後宮中勾心鬥角這麼多年,賢妃也清楚其他幾位的行事作風。
皇後掌管著後宮,但又絕對不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更何況趙瓊華還是皇帝一直寵著的外甥女;而貴妃和淑妃雖多年對立,卻也適可而止。
指望貴妃為她出頭,還不如靠她自己。
偏生五皇子最近又……
賢妃心裏迅速權衡著利弊,一口氣不上不下地堵在心口,屬實教人難受得緊,此時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趙瓊華再反悔,不肯去金鑾殿求情,那她的錦月就又要在京郊待上一段時日了。
得不償失。
強顏歡笑著,賢妃握緊趙瓊華的手,借勢落座,“郡主放心,錦月是本宮的親生女兒,本宮自然會好好教導她的。她不懂事,希望郡主以後也不要同她多計較。”
賢妃這話說得,難道江錦月之後繼續不懂事,她就也要遷就她嗎?
趙瓊華不動聲色地抽出自己的手,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賢妃娘娘放心,瓊華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若是七公主想,瓊華自然不會多計較。”
言下之意,若是江錦月繼續無緣無故地招惹她,下次就別管她更加不留情麵了。
見賢妃安然落座,趙瓊華也已經鬆口,了卻賢妃一樁心願,皇後適時扶住額頭,虛弱地晃了幾下,驚得她身邊的女官連忙上前攙扶住皇後。
“本宮沒事,隻是今日實屬疲累。”皇後擺擺手,“幾位妹妹若是無事,便先各自回宮吧。明日且先不用來坤寧宮請安了。”
謝貴妃聞言,放下剛撚起的雲片糕,先行起身行禮,“那臣妾先行告退,娘娘定要保重鳳體。”
淑妃、賢妃、德妃緊跟在謝貴妃身後行禮,趙瓊華亦然,等到皇後娘娘行至後殿時,一行人這才離開。
趙瓊華行至淑妃身側,挽著淑妃的手臂,笑著問道:“這段時日瓊華沒進宮,姑姑有沒有想我?”
趙淑妃好笑地點點她額頭,“你一直都不進宮來看姑姑,倒還好意思來問?”
自從四月初、趙瓊華離宮之後,足足半個月時間,隻與她有幾次書信往來,但就是沒進宮來見她。
說什麼見字如晤,她這張小嘴慣會哄人開心。
“有妹妹這麼好的姑姑,難怪郡主這麼聽妹妹的話了。看得本宮都羨慕了。”
趙瓊華尚且還未應話時,身後不遠處便傳來謝貴妃意味不明的話語。
“瓊華見過貴妃娘娘。”趙瓊華依照規矩行禮,還沒等她福下身,謝貴妃便伸手托住她,製止了她繼續行禮的動作。
謝貴妃收手、停步,與趙淑妃相對而立。她上下打量著趙瓊華,笑了一聲,“一段時日不見,郡主愈發亭亭玉立了,本宮瞧著也比從前懂事了很多。淑妃妹妹好福氣。”
趙瓊華垂眸低頭,莞爾一笑,“貴妃娘娘過譽了。”
她和謝貴妃向來沒什麼交集,而且據說謝貴妃與淑妃之間還有齟齬,加之不久前許周氏借著謝貴妃的旨意想讓她去京郊,她並未同意。
此時謝貴妃的態度,多少也教她琢磨不清。
“怎麼會?比起本宮那個侄子,瓊華可是乖巧多了。”
謝貴妃友善笑著,說話間卻看向趙淑妃,她複又低頭,脫下手腕上一直佩戴著的玉鐲,想直接戴到趙瓊華的手上。
謝貴妃的侄子……謝雲辭?
趙瓊華抿唇,正想婉拒謝貴妃的好意時,趙淑妃便先行開口:“這玉鐲,若我沒記錯,這是貴妃娘娘的嫁妝吧。”
在宮中和謝貴妃相處多年,知己知彼,兩個人都對對方十分了解。
隻一眼,趙淑妃便認出那是謝貴妃平日裏非常寶貝的鐲子,鮮少會摘下,更是輕易不讓外人觸碰。可謂是異常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