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盤古大帝開天辟地,將混沌界剖分為二,輕升為天,濁降為地,萬物從化生。這應了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型。一個混沌分為天地二,天地之間的場域為三,有一有二有三,自然萬物生長,而人為萬物靈長。華夏有一首遠古民謠,就叫《開天辟地歌》,歌中唱:“又是盤古開天地,開天辟地生乾坤。生得乾坤生萬物,生得萬物人靈。四大名山為境界,天上日月分陰陽”,這歌唱的便是華夏大地上創大神盤古的傳說故事,蘊藏著與眾不同的文化細節和非同一般的哲學構。這且不去說他。
自盤古大帝開天辟地以來,這華夏地靈人傑,人傑地靈,神靈永眷,聖賢輩出,發得十分迅疾成熟。上古聖人從極早紀,就開始夜觀天,晝察地理,以天地日月星辰化自然大為師,習得許多經驗智慧。有巢氏人樓木巢居,不與野獸飛禽雜處。燧人氏發了工性的火,熟食熱飲漸成為東土生習慣,不自然飲食的腥冷困擾。蜀山氏發蠶桑,衣冠文後抽,成一個禮。庸成氏築城垣,人類與自然拉開了距離。到史皇氏上察鬥曲折成文,於是發文字,人類經驗終於可以記錄下來傳承永遠。至葛天氏,設都於郢,後稱郢都,今之荊州,於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觀天曆授時得天下,時“郢有天下”,神巫協同天地參讚化育。守天人應之,敬天民為王,諳習人事,勸農耕桑,循規蹈矩,守信無失,惠禽獸。又不經曆了多少,後來便有酓茲氏。
酓茲氏極善於觀天觀星,又善於名賦物。當時族中神巫長老,這賴以生養的一條大水,曲折東去,誠是老天眷顧本族;又那天上一帶星河燦爛,環繞天宇,橫掛不墜,天上星河與地下大水彼恰如生呼應一般,便呼天上星河為天漢,“維天有漢”,地上大水為漢水,人又叫滄浪之水;這江漢之間的草澤隰,便是巴蜀湘渝荊楚舊地;長江東,又有吳越續其餘緒。上有天漢,下有江漢,這江漢大地之民,便是漢民,又稱漢人。後話不。
這酓茲氏依漢水,傍長江,在這江水之間,生生不息。族人既善於耕種,又有天蠶之種,養蠶植桑,綾羅布帛,漸得有。生育勞作,無饑寒之患,還有餘裕降神納福,有許多歌舞賽祭之事。當時一切有名酋邦,都是女人領導,生產資和生資源分配,盡由女人主持。女子十二三歲天癸至時,出戶單住。男子十四歲後,約出族,自謀生計。這族人聰俊秀,早同姓結婚其生不蕃,是故男子出族而居,婚媾與他族配。當時也早有市場,日中而市,部族之間可以物物換,也有錢幣用於計算。那錢幣似小刀,轉不息又如水一般,入於萬物令其可互換,無不爽,便呼為刀泉。男女部族有藩籬,互不侵擾。春三四月有修禊廟會製度,部鼓勵青年男女趕赴廟會,乘機悅,結成短暫的配偶關,婚媾之後,女子仍自己部族,生男育女;男子仍在外自行群居,漁獵為生。是以天下民人,有母,不有父。華夏族,經曆了當漫長的母社會時,至今在瀘沽湖尚能到餘緒,讓人能夠窺測到當時社會的大致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