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十年,已然閑居不多過問政事的張良忽然接到了一個不能拒絕的傳喚,因為一個他根本惹不起的人要見他。
張良無奈,隻得隨使者前往長樂宮。長樂宮中,皇後呂雉來回在房間中踱步,緊鎖眉頭,不斷地催侍女去宮門外探查。
不久,侍女匆匆來報張良先生到了。呂後頓時麵露喜色,連忙迎出門外。張良見到呂後連忙行禮,口稱:“微臣來遲,皇後恕罪。”
呂後連忙道:“不必多禮,有勞先生了!”二人來到房間之中落座,侍女上茶之後便退了出去。呂後便開口說道:“今上欲廢太子而立趙王如意,還請先生指點。”
張良自接到傳喚已知呂後之意,一路來時已思度良久。呂後野心之大,張良怎能不知,太子劉盈孱弱無能,不過是呂後執掌皇權的傀儡罷了。
高祖劉邦早已提防呂後,故有廢太子立趙王一事。然廢長立幼曆來乃皇家之大忌,一旦改立,呂氏必反戈一擊,屆時必將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權衡再三,張良最終決定以天下為重,先行協助呂後穩定大局,之後再圖製衡之策。
心意已定,張良拱手道:“皇後稍安勿躁,臣願效犬馬之勞。”之後,二人相談甚歡,張良離開之時,呂後已是喜逐顏開。
幾日後,高祖與太子劉盈宴飲,忽見劉盈身後多了四位須發皆白、隱士風範的老者。高祖大驚,言道:“敢問四位可是商山四皓?”四人點頭稱是。
劉邦又問:“所為何來?”四人中一人答道:“吾等嚐聞太子仁義溫厚,禮賢下士,故前來輔佐。”劉邦聽聞,暗想自己曾多次請商山四皓出山而不得,今其能主動前來輔佐太子,可見太子羽翼已豐,隻能徒呼奈何。廢立之事遂作罷。
商山四皓為何會出現太子府中,正是張良力邀而來。而張良此時並未想到,他的一念之差帶來了無窮後患。
商山四皓乃秦朝舊臣,劉邦曾多次請其出山而不得,又怎會真心輔佐劉盈。他們的真實意圖恰恰是要顛覆漢室,而呂後的野心正是其借力之處。廢立危機之後,呂後又多次密召商山四皓。其中緣由,外人不得而知。
其後,商山四皓不辭而別,再無蹤跡。兩年之後,茫茫大山之中,四位白發老者會和一處,其中一人手指前方說道:“此處群山環抱、玉帶橫陳、四象之地、龍氣升騰,乃絕佳埋骨之地。”其餘三人點頭稱是。不錯,這四人正是商山四皓。
此時太祖劉邦駕崩,惠帝劉盈即位,天下權柄已然俱在呂後手中。一日呂後得一密信。遂密令數萬大軍開赴山中,惠帝劉盈亦不知為何。
悠忽十年,仍是那片群山之中,一座大墓已然落成,多少血汗亡魂縈繞其間自不必說。商山四皓佇立山巔,沉默良久,一人說道:“吾等煞費苦心十餘載,如今大事可期,隻待那呂雉葬入。”另一人言道:“此一番千難萬苦,定要叫他漢室江山油盡燈枯。”言罷四人仰天長笑,徑自下山往長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