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荊州、揚州之亂 一(1 / 2)

讀的人多以晉武帝沒有用徙戎的政策和解除各州郡的兵備為導致晉大亂的原因,事實其實不是這樣的。五胡與漢人雜居一處,隻是晉初的一個隱患而已,至於解除各州郡的兵備,則是為了消除禍亂。自從東漢初平到晉太康,已曆時快一年了,天下長久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之下,手上有兵權就會想要行割之事。當蕩平蜀國、吳國後,為了國家的長久,所擔憂的不是草民反而是擁有兵權的州牧行不軌之事。

晉初最急切的事情就是有精明能幹的官吏理國家,讓長久處於戰亂的國家恢氣,讓姓居樂業;又有得過的大臣和精兵占要害之地,從而讓暗中不懷好意的人熄滅作亂的想法。故不是州郡就都要有兵馬,如果州郡都有兵就必不可能都是精兵,也就不可能都是得過的大臣率領他們,這樣的話就很難避免禍亂。如果能夠執行上述的政策數十年必然宇內明,五胡之亂也會逐漸消弭。

自漢朝以後,中原政權最忌憚的就是匈奴了,晉初雖然國家有戰亂,但劉淵最開始還是處於監管的狀態,然而等到八王之亂東王起兵後,成都王立馬就死了原因是想要得到匈奴五部的援助而縱了他們。

在晉初,蜀國、吳國平定還沒有過多久,自然難以消除當地民眾的反之心,而吳地的情況由於蜀地有區。蜀地險人民富足,自古以來就少有外患,所以當地的民眾戰鬥力較弱,因此秦州、雍州的流民趁機占了。吳地自春秋、戰國時起,當地的人就勇武好鬥,經曆東兩漢當地的風俗也沒有變,所以自從吳國平定後,不斷有當地人反叛晉。

晉武帝太康二年(公281年)月,吳國原來的將軍菀恭、帛奉舉兵反叛,殺害建業的縣令後圍攻揚州;太康八年十月,康平固縣吏李豐反,十一月,令蕭輔聚眾反,十二月又有吳興人蔣迪聚黨反。到帝司馬睿大興年(公318年),還有孫吳末帝孫皓的兒子孫璠因為謀反罪誅殺。由此可見吳地的民風之彪悍。

荊楚的風氣與吳地的彪悍不同,同樣常年處於戰亂的環境,所以也是易產生動亂而難以穩下來。張昌就是最開始作亂的人。

張昌,義陽蠻人。當蜀地李流等人作亂時。張昌也在同一時聚眾數人,謊稱自己遵從官府的命令去剿滅流寇的。當時天下多災多難,有術士就說當有帝王興於江左。因此調動了人們向東的心,也就沒有想要去邊剿滅流寇的想法。張昌的黨羽們因為部下們不想去邊進而聚眾在當地劫掠。

大二年(公303年),張昌於陸縣石岩山屯聚眾人為害一方,附因為災荒而導致流離失所的人為了逃避徭役大多都投奔了他,張昌於是姓為李辰,占了江夏,並出了反的口號言當有聖人出。山都縣吏丘沈投奔張昌,張昌就說他是聖人應當立為天子,丘沈為劉尼自稱漢室後裔,以張昌為相國。然後繼續勢說江淮之地有謀反的意圖,官軍馬上就要來討平他們了。這樣導致當地的姓人心惶惶,於是張昌他們又攏了數十萬的人。後來張昌攻陷了武昌、襄陽、徐州、長沙、湘東、零陵諸郡。雖然張昌占有五州之地,但他命的州牧都是盜賊或者小偷,專以搶劫、偷盜為生,於是人心離散,後官軍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