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開公司的第十七天(1 / 2)

第二天,

暫時除去工作的壓力,吳芯芯難得準備睡個懶覺。

‘咚咚咚’

一陣短暫而又輕緩的敲門聲把吳芯芯從睡夢中吵醒,她從被窩中艱難地抬頭眯著眼睛看向門口,聲音有氣無力地:“誰啊?”

“芯芯,王師傅做了早飯。”

早飯?

這個十幾年都沒有出現過的陌生詞彙在吳芯芯腦海中又過了兩遍她才反應過來。

啊!他們家現在是有廚師的人了!

“馬上!”

吳芯芯掙紮著起床,洗漱好後坐在沙發上,桌子上擺著之前抽獎獲得的餐具,每個碗裏裝著一些看似像粥一些的物體,同時在桌子前還有一碟菜。

“好香啊,”吳芯芯眨了眨眼睛,有些驚訝,“這確實算得上我們正式吃的第一頓飯了。”

畢竟昨晚因為已經新的試驗器具使用的還不夠熟練的原因,大家還是用營養液果腹的。

也不知道王富為這一頓飯折騰了多久才能看起來賣相這麼不錯。

“看起來很不錯,”李師師這是發自內心的讚揚。

王富笑嗬嗬的,看起來做飯成功讓他滿足得不得了,“快試試吧,今天這桌菜全名叫做煿金煮玉。”

無論是粥碗中白裏透黃的筍莖還是菜盤中被炒得焦黃可口的筍尖都隻讓人垂涎三尺。

吳芯芯迫不及待地先舀起一勺熱騰騰的粥吹了吹,白胖白胖的米粒旁是切的薄厚均勻的筍片,一口下去又脆又棉,屬於稻米的清香和筍的鮮嫩融合在一起瞬間包裹住口腔內的每一寸。

係統能夠提供的食材品質上自然不用多說,這稻米的香味飄的滿房間都是,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聞過米香味的吳芯芯隻覺得自己都要喝醉了一般。

一顆顆米粒在齒間爆開,屬於粥品的香氣停留在舌尖,隨後又傳遍了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好好吃啊!”

哪怕吃的額邊都有一層薄薄的細汗,吳芯芯還是趁熱滿足地又添了一碗粥。

第二碗她吃得慢了一些,就著桌上的炒筍尖一起,和煮出來的筍片不同,尖尖小小的筍尖一口下去比起來更脆,筍外的麵衣一口下去分泌出來的油脂隻讓人覺得這口菜更香了。

幾人中數吳芯芯的吃相最為粗獷,王富見此心裏也是十分妥帖,接過小老板的碗就準備去廚房幫著添第三碗筍粥。

竹筍其實在宋代屬於平民食品,以筍為主的菜色少之又少,並且往往作為配菜出現在飯桌之上。

而竹筍出現率最高的地方,則是在素食店中,它當年與麵筋一起撐起了齋菜的半壁江山。

作為一款家常菜它的吃法多種多樣,無論是蒸煮煎炒,都可以找到它合適的吃法。甚至還有許多的人會把竹筍處理好後用鹽醃製當做平時的零嘴直接嚼用。

與此同時,竹筍在文人墨客眼中的地位極高,於是由這一群體和僧侶組成的吃筍小分隊,為了更好地享用筍的鮮美,經常會使用更加清簡的烹飪方法。

而今天王富所做的這道菜,就是利用了筍的兩吃法,而它的菜名就來自於一首詩句:拖油盤內煿黃金,和米鐺中煮白玉。其中煿金就是油煎筍,煮玉則為煮筍粥。

蘇軾顯然對這道菜極為熟悉,眾人邊吃邊聽他說著這其中的典故,讓吳芯芯有一種再上早自習的錯覺,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飯畢吳芯芯捂著暖暖的肚子懶洋洋地癱在沙發上,“好幸福啊,一想到我很有可能接下來每天都吃到飯就覺得太幸福了。”

李師師跟著點了點頭,她不比小老板早已熟悉了這個世界的生活,時隔兩個多月終於再一次感受到真正飯菜的味道,她都有一種久違的感動。

“很好吃,辛苦王師傅了,”李師師幫著王富把餐具拿到廚房。

蘇軾也跟著放下筷子,“要是這火候掌握的再熟練一些,我估計這筍會更加鮮美!”

“更加鮮美?”吳芯芯轉過頭去跟著重複了一遍,“居然還會更好吃嗎,你們平時的生活感覺好幸福啊。”

和他們比起來,星際人民的生活屬實可憐了一些,科技倒是發展起來了,其他的東西都沒剩下什麼了。

“對了,之前忘記了,我買了新的自動清洗機,你們可以把碗筷放在那裏,估計早上貨就到了。”吳芯芯對著王富的背影喊道。

家裏現在就一個廚師,哪有讓大廚洗碗的道理呢?她現在還沒有什麼能力幫王富配上幾個能夠使喚的學徒,但是科技上還是能夠彌補一下的。

李師師點了點頭,“王師傅也坐下休息吧,剛好我和你們一起說一下這個世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