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抖音說,人類研究發現神經元是可以後天形成的(未經確認,都是道聽途說,如果有人知道真假可以告訴我一下,我也好奇),所以就說明我們的智商是可以通過訓練增加的。
這就很有趣,正常人的智商在100左右,中國人的平均智商在105左右。而門檻最低的高智商協會的要求是iq120以上,到目前為止協會成員才400多人,人很少,但也不排除有一些人不關注這些,可是在中國這個龐大人口中居然才400多人入會。
之前也提到神經元可再生,上過生物的人也知道,人的大腦處理信息都是由一個個的神經元通過電刺激傳導完成的。所以我可以理解為,人的智商是由神經元的多少和連接的狀態決定的。
那麼一個中國人有著105的智商,他想要加入高智商協會的話是非常容易的。他隻需要加強鍛煉,並在運動過後立刻進入學習狀態,如此往複,在經過28天的不懈努力後就可以增加新的神經元,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循環或者每天增加iq,那麼在此設想下,幾個循環或者是40多天後你就可以成功加入高智商協會了。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畢竟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裏高智商就是很輕鬆很容易的學會一件事或者背一篇文章,隻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就沒有完不成的,如果成為這樣的人,是不是自己也會輕鬆一些。
考慮事情也要用辯證的思維思考,如果說神經元可以後天增長那麼他會不會後天減少,雖然這樣想不好,甚至有些喪喪的。但也確實是合理的。
假設神經元是可以減少的,人的智商是可以降低的。那通過如何增長的方式來看,運動後學習。這種狀態非常熟悉好像是還在高中的時候,課間操後立刻上課完美符合增長的要求。可這種狀態已經距離我很遙遠了,自從高中畢了業,我現在基本屬於半殘狀態,一天的微信步數可能都不過百,出門拿快遞基本上是我的全部運動了。
那麼我的神經元按猜想估計得死一半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其實我是相信的,因為我目前的狀態就是如此,每天就知道傻樂。不就是個活脫脫的快了的小傻瓜嗎。
但是我現在準備2023考研,因為之前找過實習發現我的學曆在北京想找個穩定的,價錢合適的真的好難。我的要求也不高啊?為什麼就找不到呢?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實習的崗位(那種不會轉正的工作)進去後發現裏麵的哥哥姐姐都是碩士以上的學曆,沒錯都是碩士或者博士還有一個是在讀的博士後。大家都好優秀,最起碼在簡曆上都比我寫的多,我的好蒼白。
我一直知道中國內卷嚴重,學曆貶值的狠,但我從來都沒想過已經這麼狠了,真的太可怕了。
所以我的和我關係很好的同事小姐姐也一直勸我去考研讀博,不要這麼早出來工作,以後有的是時間工作,不用著急,多學習,去發現自己的可能性,不要太早的束縛住自己。我被她說通了。
所以在工作了一個月之後我決定考研,而且是跨專業考試,並且有了初步的職業規劃,就是在成功考上研究生之後我一定會去讀博的,之後就留在學校教書或者去其它學校做一個大學老師。如果沒考上研就找一個會計的工作,安安穩穩,不求大富大貴的。哦對了,我隻給自己一次機會,因為我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考研上,畢竟一年隻考一會,時間成本太大了。
所以就想寫一本記錄自己努力的參與內卷的一天,這本書會詳細記錄我的心路變化,也想在之後考完研後看一看我當初的被迫努力,鹹魚也有內卷的一天。加油吧!
我從明天起我會開始規律自己,努力增加神經元。我一定會的!一定會的,對的吧。但願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