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雲定興也不是來問這個的,所以也就沒有多說。書房中沉默了一會後,雲定興突然道,“陛下今日醒了!”“什麼?”這消息立即讓李世民驚了一跳。皇帝已經昏迷了兩個月了,怎麼可能還會醒?禦醫們可是說過,皇帝很難醒過來了。
雲定興緊緊的盯著李世民,發現他聽到這消息後也是驚訝無比,心中終於放下心來。皇帝剛剛醒來不明白如今的局勢,雲定興這樣圓滑的人,又豈會不明白。如今遼王的權勢越來越大,拉攏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馬。甚至連晉陽宮的掌控也越來越嚴密,遼王的勢力是太原最強的勢力。
他在見到外甥燕王,接到了皇帝的詔書時,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原本他覺得皇帝再也醒不過來了,按太原的局勢,肯定是遼王奪得皇位。畢竟說起來,遼王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且如今手中兵馬,跟隨的大臣們又多。他也從沒有想過,要用他的細胳膊去擰遼王的大腿。但是當他看到了燕王帶來的傳位詔書和顧命八大臣詔書時,心中卻亂了。
他不由的想起了當年,當年他可是太子的嶽父,多麼的風光。可哪料到,太子居然沒能登基。自己的前途也是暗淡了,哪料到,今日會有這樣的機會。不說皇帝下詔讓他做顧命八大臣之一,哪怕什麼也不加賞,他也得為自己的外甥爭一把啊。
有了這兩封詔書,再加上皇帝如今又醒了過來,何愁大事不成。不過他隨後又在家仔細的想了許久,如今的大原城中,皇宮已經被遼王控製,他們就算知道皇帝醒了,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估計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
而如今的太原城中,遼王一派,是最強一派,手中不但控製著皇宮,而且擁有著二十萬兵馬。而他雲定興雖然是左驍衛大將軍,卻是剛調任沒多久,真正的心腹並不多。光以他對抗遼王肯定不夠,算起來,長安關隴派係的衛文升、宇文化及、樊子蓋三人也是詔書中的顧命大臣,他們手中的兵馬也有十多萬。
而且他們是直接反對遼王一派的,讓他們支持燕王,那是有很大的把握。不過光是他和關隴一派,實力依然不夠對付遼王。顧命八大臣之中,除了他和關隴一派的三人,還有四人。分別是蘇威、李淵、王世充、裴矩。蘇威是文官,且是一個隻有威望卻沒什麼實權的老宰相,在這爭鬥中沒什麼作用。
裴矩雖然是裴閥的領軍人物,可惜如今卻遠在遼東,而且裴家實際上如今已經倒向了遼王,裴蘊、裴仁基都是遼王的堅定支持者。想來想去,真正能幫的上燕王的,也就剩下了李淵和王世充。偏偏李淵和王世充在這段時間,一直都是騎牆派。雖然兩邊都不倒,但是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會倒向哪邊。
而這兩人中,王世充屬於新貴出身,完全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和支持燕王的主力關隴一派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雖然需要王世充的十萬江淮軍,但是沒摸清情況前,雲定興也不敢冒然去找上王世充。最後覺得,李淵出身關隴,且是皇戚,再加上上次李氏父子在金殿上公然反對遼王處死楊武,所以雲定興才會跑來李府。
不過一開始他也不敢如實相告,而是先試探了一下。果然,李世民根本不知道皇帝醒來了,而據他所知,皇帝醒來的消息最開始就讓遼王他們知道了。遼王知道了,李世民卻不知道,這已經說明,李世民和遼王果然還沒有勾結到一起去,想到這裏,他心裏終於放鬆了許多。
“我剛剛得到消息,陛下今天醒過來!”雲定興重複道,目光中帶著期盼。李世民的心中也是翻騰無比,之前禦醫已經向眾臣暗示,皇帝已經不太可能醒過來。所以太原城中才會有如此的龍爭虎鬥。
而他李家,雖然表現上一直是中立,兩邊都不倒。但是自家事自已清楚,不是他們不倒,而是他和父親早就商議好了,李家身為河東的地主,又握著十幾萬人在手,有如此大的底牌,他們根本不急。
父親早和他說過,引而不發,才是最上策。隻要他們握著這些實力,任他洛陽派還是長安黨都得來拉攏他們。如此一來,不但能得到更多的籌碼,也不會擔負太多的風險,隻要到最後形勢明朗之時,再選擇方為上策。
而且李家父子心照不宣的是,以如今的局勢,誰就叫保證一定是洛陽派和長安黨才笑到最後呢。說不定遼王與關隴一派鬥的個你死我活,他們最後漁人得利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當年北周也是這麼來的,大隋也是這麼來的,誰就能說他們李家就不能弄出個大唐來。眼看著最近太原城的形勢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被所有人忽視了的皇帝居然醒來了。
李世民不停的踱步。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雲定興那胖胖的臉,還有那嘴角邊的一抹笑意。李世民突然腦中一陣清明,皇帝醒了這是天大的事情。可為什麼來通知的不是晉陽宮中的內侍,反而是身為左驍衛大將軍的雲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