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盛夏的上海,氣候一如既往的潮濕悶熱。
碧藍的天空中隻有零星的幾團雲絲,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不算寬闊的柏油馬路,烤化的柏油散發出一縷縷隱隱的橡膠臭味,仿佛一腳踩下去就會粘住鞋底。
街道上一絲風都沒有,街邊的梧桐樹垂頭喪氣地耷拉著,隻剩下樹上的知了還勁頭十足地嘶吼個不停。
彎月新村是層高為6層的新式公房,坐落於上海市中心的東北角。
這裏在70年代的時候還隻是一片遍布垃圾和臭水溝的荒蕪農田,但是在經過了20年的建設後,儼然已經成為了這個年代上海居住條件最好的小區之一。
當廣大上海人民還三代同堂,擠在一個四處漏風的石庫門房子裏刷著馬桶燒著煤球爐,擠在一個公共的水龍頭前洗衣洗菜的時候,彎月新村那擁有抽水馬桶、獨立廚衛的房子簡直就是成功人士的代名詞。
如今被冠以“宅男”、“屌絲”的80後們此時還隻是10來歲貪玩的小屁孩。
在那個年代,普通居民家中還沒有空調,狹小悶熱的房間根本關不住孩童們的心思。街邊上,弄堂裏,到處都聚集著不畏炎熱的頑皮孩子們。
他們或三五成群的打著玻璃彈珠、拍香煙牌子,又或者拿著杆子木棍抓知了、捅螞蟻窩玩。若是誰能從大人處討到點零花錢買上一根飆水槍,那就能夠成為明星被大家追捧。
“噔蹬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紅白機經典遊戲音樂,一個唇紅齒白的10來歲小男孩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屏幕。
“噠噠,噠噠噠……”21寸的金星彩電屏幕中,一個像素粗糙的小人伴隨著電子音樂上竄下跳,噴火的槍口撕碎了所有擋在它麵前的敵人。
“啪!”一個陰險的狙擊手從樹叢中探出頭來一槍終結了小人的短暫生命,電視屏幕上升起了一個大大的“GAME OVER”字樣。
“啊!”小男孩懊惱地大叫一聲。他已經努力了2個小時了,但遊戲中層出不窮的敵人卻讓他的戰績始終止步於前三關。
“三條命完全不夠用啊。”小男孩在心中默默抱怨。
一旁正在午睡的中年女子被遊戲音樂和小男孩的叫聲吵醒,她皺緊眉頭跑到電視機前“啪嗒”一聲關掉了總開關,衝著一臉失望的小男孩吼道:“孫皓陽!不許再玩遊戲了,再玩你眼睛就要瞎掉了,出去找小朋友玩去!”
這個被稱作孫皓陽的小男孩可憐巴巴地看著漆黑一片的電視屏幕,卻不敢忤逆母親的決定。
他不甘心地從地板上爬起來,撓著頭想了想,便從床底下拖出一雙純鐵製成的四輪溜冰鞋。剛走到門口,又似乎想到了什麼,折回來從冰箱裏掏出一根娃娃頭雪糕,這才心滿意足地一溜煙跑了出去。
孫皓陽的父親原本是一家銅版紙工廠的工程師,80年代末的經濟動蕩讓大量國有企業效益不佳,於是他響應國家號召索性辭職下海經商,和朋友合夥開了家店,做起了印刷品生意。
90年代初是創業者的天堂,遍地是黃金,隻要稍微有點商業頭腦的,全都賺得盆滿缽滿。孫皓陽他們家幸運地成為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而孫皓陽也就很榮幸地成為了第一批富二代。
娃娃頭雪糕、溜冰鞋,這些零食和裝備在同齡孩童中絕對是獨一份的。
對於一個每個月總共隻有百八十塊收入的普通企業職工家庭而言,幾毛錢一根的雪糕,幾十塊錢一雙的溜冰鞋的開銷實在難以承受,更別說彩電、冰箱、紅白遊戲機這種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