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他的新生活,終於不再像以前一樣有個悲催的開始,這次他因為白淨的皮膚和強健的體魄而受到同學的喜歡,至少是受女生喜歡的體育特長生。
有時好的開始並不一定有個好的結果,他在一年之後匆匆辦理了退學,但是誰都不知道那顆璀璨的明星為何墜落。
等他再出現時,無月已經在山上修行多時。淩虛山上淩虛觀,隻見雲霧不見山。十六歲的他已經身穿道袍,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他這時已經有了新的名字叫做道玄,還白得了一個師兄叫做阿火,而他今年都已經二十歲了,比無月大了不少。
道玄的生活算不上枯燥,日複一日的念經習武。但是已經有了同伴的他,也不會感覺到太多的寂寞,畢竟年輕人看什麼都新鮮。修行便是修心,所以這裏在食物上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規矩和約束。
至少在這裏他好像有一瞬間找到了歸屬感,偶爾他還可以在閑暇之餘看看電視,日子過的也算是十分之逍遙。
在他看來得道便是明白,便是一瞬之間的明悟,不強求就不會有執念,沒有執念才會覺得自在,這才完全算得上清淨二字。
二人的師傅並沒有想象的那般仙風道骨,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四十來歲的樣子。畢竟修行又不是修仙,人的壽命終有盡時,隻要活的清淨便好,這也是師傅經常與道玄二人所說的。
對於在道學上的造詣,阿火並沒有道玄的那般天份,不過他勝在夠刻苦認真,這讓師傅對他格外的看重。
反而對於道玄,他並沒有過多的約束與關注,隻有阿火師兄對這個放浪形骸的小師弟足夠上心。
阿火從來沒有追問過道玄的過去,畢竟誰都會有不願提起的往事。有一次道玄倒是和師兄說過一點點,原來他終歸是不喜歡勾心鬥角的活著,為了躲清靜才慕名而來的,當時可把父母氣的不輕。
山上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每天都是念經、練武、做飯、上班。而這裏所謂的上班正是做廟祝,這段經曆除了讓道玄學會了一點算命的皮毛,更是讓他明白了人生如戲,戲入人生的大道理。慢慢的,他更是喜歡上了與不同的人聊天的日子。
在武學方麵,道玄並非和阿火一樣從小就和師傅生活,武功上沒有一點根基,好在他還算聰明,更是對太極一道有著獨特的見解。阿火則是更加擅長腿功,一雙腿法變換,普通人根本不能近身。
一晃時間過去了兩年,道玄開始慢慢對外麵的世界產生了興趣,一方麵是父母希望他盡快回去上學,另一方麵就像師傅說的一樣,他塵緣未盡,十八歲也該思春了。
道玄算是個有悟性的人,比起阿火也更容易進入了頓悟的境界,可惜他心太浮躁,意誌不堅,早晚會因此吃虧,這是師傅在他下山之前對他的評價。
臨別之際,道玄在依依不舍的拜別了師兄和師傅之後,便帶著雀躍的心情離開了淩虛山。雖然他已經在山上修行了多年,但還是壓抑不住歡喜的心情。
這都好幾年沒有和朋友們聯係過了,也不知道她們現在是否安好,以前常去的幾家餐廳是不是還開著門,更吸引他的是新上市的遊戲機,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嚐試一番了。
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再一次上山時,卻正是他追悔莫及,萬念俱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