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大帝一見,掐指一算,知道炎帝有難,恐其被鉤吻精所害,遂令看守太易宮的琉璃獅子犬下界襄助。
臨行前,又讓其將一條赭鞭帶與炎帝。
此鞭法力非凡,能知百草有無毒性、或寒或熱,可據此了解草藥的不同秉性。
琉璃獅子犬見神農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遍嚐百草為民治病,便自願留在他的身邊保護他。
要說這隻神犬還真是盡心盡責,一日,炎帝見風輕日暖,便帶著它從鐵甲山徒步行至鹿原陂,一路嚐草認藥。
大半天過去了,隻累得腰酸背痛,漢流浹背。不幸的是,又下起了瓢潑大雨,帶的食物也全被淋濕了。
炎帝染了風寒,隻覺得頭暈目眩,胸悶惡心,一個趔趄栽倒在地。
琉璃獅子犬見狀,遂雙腳刨地,不多時,竟挖出一顆草的根塊叼到他的手裏,示意其吃下去。
炎帝半信半疑,將根莖擦拭幹淨,一口咬了下去。
頓覺其味道雖然辛辣無比,但吃到胃口卻感覺一股無比的暖意劃過心田。不一會,竟然心胸舒暢,精神大振。
講到此處,老白龜歎了口氣,停了下來。
七真子一見問道:“老祖,既然這琉璃獅子犬能識藥性,為何炎帝還會被鉤吻精所害呢?”
“唉,這就是命啊,炎帝若是每次肯聽這隻神犬的話,便不會上鉤吻精的當了。”
“哦,此話怎講?”
“炎帝偶然發現一片神奇的、飄著香氣的翠綠葉子,吃到肚中之後,發現其居然有解毒之效果。
因此,他便多采了一些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有幾次吃了毒草,險些喪命,待其吃了綠色的葉子後,居然皆能化險為夷。
炎帝對這一發現欣喜若狂,遂對琉璃獅子犬的提示漸漸放鬆了警惕。殊不知,這卻給了鉤吻精以可乘之機。
要說這普慈逃到凡間後,一直在尋找機會重返天庭,最不濟,也要斷了普濟的歸天之路。
一日,炎帝來到白鹿原附近的橋頭嶺下采藥。在一處石崖下發現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怪藤。
藤上開著淡黃色的小花,酷似金銀藤,卻又有些許不同。遂好奇的采了一株回來,拿在手中仔細地看著。
隻見這株枝葉較大,葉子呈卵狀長圓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便準備通過品嚐味道及藥性來看看二者有何不同。
就在他欲將此草放入口中之時,身邊的琉璃獅子犬縱身竄起老高,一爪子將那株藤草打落在地。
與炎帝同來的胡真官見狀道:“此神犬頗有靈性,他不讓您品嚐,必是有毒。
不如拿赭鞭抽抽,驗驗毒性如何?”
炎帝聞言,往腰間一摸,才發現今晨行的匆忙,竟把辨識毒性的神鞭落在了家裏。
不過能解毒的綠色葉子褡褳裏還有許多,遂擺擺手道:“無妨,無妨。”
二次又將那株藤草放入口中。
琉璃犬眼見阻攔無效,後腳站起,兩隻前爪合掌,朝著北方天空發出一陣陣悲鳴。
炎帝看著它奇異的舉動,聽著它的聲音猶如嗚咽,便停了下來,欲要安慰它兩句。
不想剛一張口,那株開著黃花的草藥居然嗖的一聲,飛入他的口中。
隨即就見炎帝捂著肚子,大顆大顆的汗珠從他臉頰流下來,胡真官一看,頓時慌了手腳。
炎帝自知在劫難逃,反而鎮靜的拉著胡真官的手道:“定是我的大限到了,此乃天意,不必悲傷。
此草雖與金銀藤十分相似,但卻含有劇毒。
吞入腹中,腸子便好像一寸一寸在斷裂般疼痛難忍,就叫他“斷腸草”吧。”
我死之後,定要將遺體安葬在茶鄉之尾的白鹿原,那裏是白鹿仙母喂養過我的地方。
話音未落,已溘然長逝。
故事講到此處,要說句題外話,其實關於炎帝神農氏安葬地的記載,最早見於晉代皇甫謐撰寫的《帝王世紀》:
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
宋代羅泌撰《路史》則記述得更具體: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
如今,一代神帝已埋入黃土,留給我們後世子孫的是有無盡的感恩與敬仰。
再說鉤吻精普慈害死炎帝之後,欲收買琉璃獅子犬一起,將此事嫁禍給金銀藤精普濟。
誰知,卻被它一口回絕了。普慈表麵上很是大度,暗地裏將斷腸草攪拌到它的食物裏。
不想那犬吃了以後,反而感覺像吃了補藥一般,越發的精神有力量了。
獅子犬當下明白,這是普慈要殺它滅口,便假意口吐白沫,做出欲死的假象,方才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