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試驗品(1 / 2)

屏幕上顯示著兩條波動的曲線。這兩條曲線,非常相似,不少地方重疊著。

鍾秀秀坐在屏幕前,仔細地盯著,不時還調出坐標,測量兩條曲線的偏差。

“你看,他思考類似問題的時候,思維波與標樣幾乎一樣。太像了!”她很興奮。

那個把公式寫在手上給孟傳樂看的人湊過來,“看來,他已經進入角色了。”他依然戴著口罩,看不到他的臉。

“是到把真相告訴他的時候了嗎?”鍾秀秀問。

那人來回走了好幾圈,沒有回答。

“我認為可以了。這樣便能讓他的思維進入主題,我們可以加快研究的進程。”

那人停下來,“你是想盡快見到他吧?你的去留還沒定下來,我擔心他的心思會受到影響。那樣我們便前功盡棄。當初,你就不該讓他陷得那麼深。”

鍾秀秀站起來,“我來地球後,我有了深刻的體會,尤其是近段我仔細觀察了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我對文明,有了新的認識。”

那人嗬嗬兩聲,“怎麼新的認識?說說來聽聽。”

“文明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極端的競爭我們先不說,隻拿地球人普普通通的生活小事來說。他們有很強的恥辱感和榮譽感,有求勝心也有妒忌心、;為獲得異性歡心,會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比如一塊豆腐,能做出多種不同味道的菜肴來;人文科學的發展,鍛煉了他們的大腦。”

那人認真地聽著,點點頭。

“為什麼我們克隆的霍金,取不到效果,沒有獲得成功,是因為我們沒有地球人的社會環境讓他成長。我們缺少了太多的人文環境的養分。”

“有見地。”那人肯定道。

“自然科學固然重要,但人文科學更加重要。地球人意識波的能量,遠遠高於我們,得益於豐富的人文生活。我敢斷言:解決終極能量問題,必定是地球人。”

那人歎了一口氣:“你說的這些,我深有感受。但是,以你我之力,解決不了問題。”

鍾秀秀很動情:“爸爸,來到地球,我感到最幸福的是我有自主的意識,我獲得了齊比路人沒有的情感。你到地球多年,難道你沒有這樣的體會嗎?你要是沒有的話,怎麼會極力阻止我‘灌頂’呢?這一次,你一定要幫助我,讓我留在地球。”

原來那人是鍾秀秀的爸爸。

爸爸拿掉戴眼鏡,揉了揉眼睛,“我何曾不想你留下來。齊比路有幾人能像你、我一樣能擁有父女之情的天倫之樂。齊比路科技發達,物質極大豐富,但人們沒有思想,沒有體會到精神寄托的愉悅,的確是最大的缺陷和遺憾。可齊比路雖然沒有法律,但有規定,由不得你我做主啊!”

“想辦法,再找理由。”

爸爸抹了抹額頭後又戴上眼鏡:“你將他暫時留在地球的提議被采納了,已經很不容易,我看一直將他留在地球,很難。你知道的,目前長老會的意見很難統一,分成了兩派甚至三派。我們的話不頂用。”

“若他願意去齊比路也行,條件是不能將他‘灌頂’,更不能將他‘滿貫’,必須保留他的自主意識。當然,最好是能讓他來去自由。這樣,才能保持他思維的活躍度。”

“你的想法越說越不著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