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沁心裏給她點了個讚, 現在她和馮翠花的關係,就是需要當眾吵一架來證明。。
“馮主任,這話從何說起啊,我可沒有為了私利耽誤工作, 也沒有以權謀私, 讓記分員在工分上造假, 這沒有證據的事兒,你紅口白牙說出來了, 這不是汙蔑人嗎, 許支書,我也有個建議, 馮翠花抹黑自己的同誌, 是不是要讓她寫檢查,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
看著眼前的兩位女同誌, 林勇覺得十分頭痛,在馮翠花和許沁之間, 他當然是支持自己的弟妹, 許沁現在變得特別靠譜了, 有一個村幹部的樣子了, 馮翠花卻還是像個潑婦一樣。
但他才上任當支書,民兵連長剛才已經很針對二隊了,他要是完全偏袒許沁, 馬大山估計會有意見,二隊的社員也有意見。
林勇沉默了半天,“馮主任,你的工作態度是很積極的,但我覺的, 你需要改變一下工作方法,不要動不動就批評別人。”
又對許沁說道,“馮主任說的也沒錯,你工作積極性的確需要提高,不過談工作就要談工作,別扯上什麼私利,憑自己的勞動掙到錢很光榮,咱們隊裏上交蔬菜掙了錢,分下去不也都很高興嗎?”
林勇的話裏其實還是偏袒了許沁,馮翠花很不高興,挎著一張臉。
許沁見大家都不說話了,便提出來讓孩子上學的事兒,上次回河東村,她已經跟許支書,也就是原身的父親商量好了,隻要西山村同意承擔一部分教師的費用,就可以去上學了。
這件事倒是誰都沒有意見,畢竟比起承擔的這點費用,孩子們上學還是很重要的。
不說別的,就在座的幾位,家家都是有小學生的。
林勇第二天就親自去了一趟河東村,和許支書商量了一下細節,回來後就用大喇叭通知了全村,適齡的兒童都可以去上學了。
許沁早早就給林大國和林二強做好了書包,是去鎮上的供銷社買了耐磨的帆布,這種布不要票,做的是是背包式,有好幾個兜子,可以分別放不同的東西。
林大國很高興,他早就想去上學了,林二強沒那麼想去上學,但因為有了一個新書包,他也高興。
林三剛眼饞的問道,“媽媽,什麼時候給我也做一個書包啊?”
許沁笑道,“等你上學了,給你做一個更漂亮的!”
次日早上,許沁還是六點左右起床了,但她沒有去東屋踩縫紉機,而是去了廚房做好飯。
吃過飯,大國和二強換上了幹淨的衣服,背上了書包,許沁送兩個孩子到村口,已經有不少孩子等在那裏了,一個年輕婦女跟她打招呼,“二奶奶,你家二強也去上學啊?”
許沁現在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稱呼,笑著說道,“是呀,他哥倆正好做個伴,今天你去送孩子?”
年輕婦女點了點頭,說道,“是嘞。”
她在村委會上提議,每天由村裏出一個人接送孩子上下學,一開始馮翠花還提出反對,覺得這是多此一舉,上學的孩子,都是七八歲了,河東村又不遠,能出啥事兒?
許沁對此早有準備,把最近一二十年村裏意外去世的小孩兒都說出來了,有的是上學路上偷偷去玩兒發生的意外,有的是放學路上偷偷去玩兒法上的意外。
這都是她跟林奶奶打聽的。
最終林勇同意了她這個建議,村裏人多著呢,每天派一個人不是問題。
許沁本來以為,大國和二強去上學了,家裏隻剩下兩個孩子了,她就能輕鬆一下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以前三剛總跟在兩個哥哥後麵玩兒,現在沒人跟他玩兒了,以前四麗總有大國照看著,現在大國不在家,她和大亮一起玩的時候,兩個兩歲多的小朋友互不相讓。
林巧巧過來玩得時候還好,林巧巧要是不來,兩個小朋友有時候玩得挺好,但往往再過一會兒,兩個小朋友就打起來了,不是四麗哭,就是大亮哭。
許沁和許曉梅忙著做衣服的時候,還總要幫著這兩小孩勸架,許沁還要惦記著三剛,這孩子在家裏沒有玩伴兒,經常串門去別人家玩,許沁要是不讓他去,他就蹦著高哭。
大國和二強去上學了,中午也不回來,也就意味著沒人幫著做家務和中午飯了,臨到中午了,許沁和許曉梅總要有一個人去做午飯。
這樣一來,做衣服的效率自然會受到影響。
當初在鎮上收布料的時候,許沁跟所有顧客承諾的工期都是半個月,但要是按照現在的速度,估計有點懸了。
這天上午許沁把大國和二強送走,又囑咐了幾句三剛,領著四麗剛回到家,堂妹許曉梅就來了,除了大亮,她婆婆也跟著來了。
許曉梅的婆婆李桂香,大字不識幾個,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運氣好,嫁的男人好,許曉梅的公公不但在鎮上有正式的工作,還特別疼媳婦,李桂香日子過得滋潤,五十歲的人了一點不顯老,她看起來比同齡的林奶奶至少要年輕七八歲。
李桂香穿的也十分講究,碎花襯衫是掐了腰的,筆直的褲腿上一點褶子沒有,腳上是淺口的皮鞋。
她長得不漂亮,但給人一種慈眉善目的感覺,特別會說話,一進門就誇。
“你是曉梅的姐姐小沁啊,你這麼漂亮咋長的,好幾個孩子的媽了還跟個大姑娘似的,咱們上一回見麵,還是我們建平和曉梅結婚那會兒,現在和那會兒一點都沒變!”
許沁笑著說道,“快進來坐吧,阿姨,你別誇我了,再誇我就美得上天了!”
李桂香哈哈大笑,又開始誇孩子,最後說道,“難怪大亮哪天來不了都不高興呢,這四麗長得可真好看,一看就是個聰明的孩子!”
四麗聽到別人表揚她很高興,上前打招呼,“姨姥姥好!”
李桂香又是笑得哈哈的,從隨身帶來的布兜裏抓了幾顆水果糖遞給她。
許沁問道,“阿姨,我聽曉梅說,你想做一條裙子是吧?”
許曉梅帶婆婆來,倒也並不是完全為了做衣服,看著堂姐這兩天總擔心這批活兒不能按時完成,她回家就跟婆婆說了。
李桂香雖說在農村住,平時也是不下地的,她一個人在家也有點無聊,立馬就說她可以過來幫忙。
裁縫活兒她不行,但看看孩子做做飯,總是沒問題的。
待婆媳倆說明了來意,許沁又驚又喜,“阿姨,這樣不會太麻煩你了吧?”
李桂香擺擺手,說道,“麻煩啥,一點也不麻煩,曉梅給你說了嗎,我也稀罕這裁縫活嘞,就是手太笨,年紀也大了,就不跟著瞎摻合了,但在旁邊看著,也高興呢!”
許沁接過許曉梅拿來的料子看了一下,布料是質量不錯的純棉布,比較難的是,顏色不是花花綠綠的,而是非常漂亮的磚紅色。
“阿姨,你這布料買的好,顏色可真雅致,這種磚紅色是很抬膚色的,穿上精神,做出來的衣服也會格外洋氣!”
李桂香愣了一下,說道,“真的?”
這布料不是她相中的,前幾天她和丈夫去縣城喝喜酒,順便去百貨商場逛了逛,她想買一塊好看的花布做裙子,丈夫卻一眼相中了這個顏色,售貨員也跟著說好,稀裏糊塗就買回來了,她越看越後悔。
這磚紅也是紅,她那麼大年齡了穿紅的太紮眼了,再說夏天穿這個色,不覺得發燒嗎?
許沁點點頭,“那當然了,阿姨,你選個款式吧,不過不要急,我現在手裏活兒多,可能會做的慢一點。’
李桂香打扮的像是鎮上人,但一舉一動還是農村人,她猛拍一下大腿,“不著急,你們先忙你們的!”說著領著兩個孩子去院子裏玩兒了,
各種上衣和褲子已經做完了,現在許沁和許曉梅做的都是裙子。
這些做裙子的顧客,將是她以後的主要目標顧客,因此她做的格外仔細,做之前不但畫了細致的草圖,還用粗坯布簡單打了個版。
第一條裙子倆人做了大半天,但從第二條裙子速度就快了,再加上有李桂香幫忙看孩子,還幫著做飯,緊趕慢趕,堪堪在半月之期的最後一天,做完了所有的衣服。
許沁忙了這半個月,終於可以安心的睡個懶覺了,可惜她的生物鍾已經自動形成了,頭天晚上八點多鍾上床,第二天早上最遲六點鍾也就自然醒了。
但她覺得,休息日就是休息日,醒了也不肯起來,幾個孩子也都醒了,看到媽媽不肯起床,小孩子們也不著急,一個個嘻嘻哈哈的在床上玩兒。
二強和三剛最喜歡翻滾著玩兒了,不是側著身翻滾,而是頭朝下腳朝上正麵翻,兩個小孩還杠上了,你翻一個我翻一個的,把四麗逗得咯咯笑。
林大國也跟著圍觀了一陣兒,沒覺得有多好玩兒,他默默的起床穿好了衣服,默默的去院子裏洗臉,然後走到了廚房。
這孩子不太愛說話,但這些天媽媽特別忙,他是看在了眼裏的,昨天媽媽和曉梅小姨把所有的活兒都幹完了,肯定是累到了,所以媽媽才不肯起床。
林大國決定,一個人給全家人做早飯。
雖然他之前很認真的看過媽媽做各種好吃的,比如各種麵包油餅雞蛋餅,當時看的時候明明記下了怎麼做,但現在他又不知道該如何動手,他敢下手的,也就唯有雞蛋疙瘩湯了。
林大國先去角落的雞窩去拿雞蛋,沒想到掏來掏去,啥也沒掏到。
他不死心的把腦袋湊上去,整個臉都快伸到雞窩裏麵了,他的眼睛很快適應了雞窩裏的光線,但裏麵的確啥也沒有。
家裏一共就三隻雞,媽媽嫌棄臭,總是不喂它們,大國想起來就喂,想不起來雞就得餓著,不能天天下蛋也不奇怪,之前就經常不下蛋。
沒有雞蛋的疙瘩湯,林大國不久之前就吃過,當時吃得時候也覺得挺好吃的,但現在總覺得,疙瘩湯裏不放雞蛋的話,肯定不好吃,他不覺得不好吃,弟弟妹妹和媽媽肯定也覺得不好吃。
林大國的臉上蹭了一小塊灰,站在雞窩外麵特別發愁。
從昨晚到現在已經睡足了十個小時,許沁覺得身體已經休息的足夠好了,躺在床上反而特別不舒服,她伸了個懶腰穿好衣服起來了。
趁著洗臉的功夫她偷偷拿水盆當鏡子,天天早睡早起,她俏生生的臉蛋似乎更加水靈了。
許沁洗了臉擦了百雀羚梳好頭再次從屋裏走出來,才發現了院子裏傻站著的大國。
“大國,你喂雞呢?”
在她的印象裏,林大國似乎挺喜歡小動物的,那次去河東村原身的娘家,這孩子看到那小兔子稀罕的要命,家裏這幾隻雞平時也是大國喂的。
林大國垮著一張小臉,有點委屈的說道,“媽媽,雞沒下蛋!”
許沁笑著說道,“沒下就沒下唄,喏,給你五毛錢,你去你大伯家買十個雞蛋!”
往常這種跑腿的活兒都是二強幹的,大過其實也想,但不好跟弟弟爭。
林大國高興的說道,“好啊!”
許沁又笑道,“看這一臉灰!洗把臉再去,別忘了跟你大伯娘說,要這兩天新鮮的雞蛋啊!”
劉改芝習慣攢到雞蛋攢到一百個才去賣,六隻雞怎麼也要大半個月才能攢夠,雖然雞蛋能放的時間很長,壞是不會壞,但吃起來當然還是新鮮的雞蛋更好。
林大國握著五毛錢去了,林大壯已經帶著弟弟妹妹在院子裏玩了,看到大國來很高興,別看他這個堂弟不愛說話,但球踢得很好,比二貴和三虎這兩個傻弟弟強。
林大壯一用力把球踢出老遠,兩個傻弟弟去追球了,他笑著喊道,“大國,過來一起玩兒!”
林大國舉起手裏的五毛錢,說道,“大壯哥,我媽媽讓我來買雞蛋!”
他的聲音並不大,但正在廚房洗蒸籠布的劉改芝還是聽見了,連忙走出來說道,“大國,買雞蛋啊,還是買十個?”
林大國點點頭,說道,“對,要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