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冷浸溶溶月(1 / 3)

含元殿上。

正德帝端坐在龍椅上俯視百官,威嚴肅穆。

李丞相一夜未眠,終於盼到早朝,等不及皇帝發話就上前稟道,“陛下,威武大將軍已卒,梁帝雖給了七日之限,可七日過後玄甲軍必會攻城。今日已是第四日,赤羽軍由誰率兵迎敵,可要早日定下才好。”

正德帝緩緩環視下方,“愛卿說得極是,誰去呀?”

文武百官頭垂得不能再低,大氣不敢出,都盼著某位同僚能主動請戰,可靜默半天竟無一人站出來。

正德帝穩坐帝位二十年,又豈不知臣子心思,冷眼覷著下邊,禁不住冷嗤一聲。

此次梁帝禦駕親征,玄甲軍士氣高昂、所向披靡,接連攻陷大齊五座城池,大軍直壓汾陽城外。赤羽軍統帥、威武大將軍趙承義率軍迎戰,汾陽城外兩軍對戰時,趙承義戰至力竭,亡於梁帝劍下。

梁帝下手狠絕,卻道趙承義戎馬一生,受□□百姓敬重。今日他為國捐軀,玄甲軍也深感悲痛,故息戰七日,待趙承義下葬後,再談攻城事宜。

七日之限,玄甲軍正好休整,又博了仁義之名,一舉兩得。聽聞梁帝二十來歲,卻用兵詭譎、劍法卓絕。大齊此次若無統帥與其抗衡,汾陽城破後,玄甲軍直搗大齊國都豐京城,大齊必亡。

四日前,衛王葉臨風在朝堂上請纓出戰,被正德帝一口回絕,道衛王府僅此一脈,若有折損無顏麵對早逝的皇兄。

而今日滿朝文武竟無一人主動請戰,正德帝灰心喪氣,悔恨自己沉迷於太平盛世,導致無將可用,唉!

李丞相回稟道:“陛下,衛王爺文武雙全,可堪一用。犬子李修文跟隨大將軍多年,也可一試。”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崔呈秀出列稟道:“玄甲軍三十萬,赤羽軍少了近十萬且損傷慘重。大將軍為國捐軀後,赤羽軍士氣低迷,若無萬全把握,絕不能草率迎戰。汾陽若被攻陷,咱們就沒有退路了呀!”

李丞相頓覺逆耳,憤慨駁斥,“戰不戰豈是你我說了算的?玄甲軍此刻就在汾陽城外虎視眈眈,六日後就會攻城!與其貪生怕死、瞻前顧後,還不如決一死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你身為兵部尚書,竟發無能之言,倒是滅自己士氣,長敵軍威風!”。

崔呈秀被他挖苦,急怒攻心,一撩衣袍跪拜在地,“陛下!臣雖不才,也有帶兵經驗,臣願率兵出戰!”

正德帝擺擺手,“此事再議。諸位愛卿,瑤華公主今日回宮,午時你們都隨朕至承天門迎接公主。”

立刻,大殿上一片嘩然,瑤華公主?明德皇後之女?今日要回來了?眾臣麵麵相覷,雷轟電掣一般呆住了。

年歲長的臣子是知道瑤華公主的。十七年前,明德皇後誕下瑤華公主後薨逝,公主從此不知去向,這麼多年來是生是死無人知曉,也無人關心,大齊早已忘記這位公主,年輕些的臣子連瑤華公主都不知是誰。

巳時三刻,君臣浩浩蕩蕩在承天門下等候,賢妃娘娘執掌後宮,也率後宮妃嬪、皇子公主在一旁相候。

眾人翹首以盼,對即將到來的公主充滿好奇,暫時將汾陽城外的敵軍拋到腦後,隻有李丞相長籲短歎幹著急。

等待的時間極慢,難捱的要命,眾人伸長脖子瞅來瞅去,終於聽到遠處傳來“踢踏踢踏”的馬蹄聲。

來了,來了!聽到動靜,正德帝緊張地向前走了幾步,身後百官踮起腳尖,睜大眼睛張望,恨沒有生對千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