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親事(1 / 2)

一身雪青做底暗繡銀絲蟒紋玉帶錦衣、頭戴鏤空白玉雲紋冠的明璽走進嫻妃宮裏,守在門外的宮女見著他玉白麵容臉上便是一紅,也隻敢匆匆瞧一眼,瞥見了一個棱角幹淨的下頜,已是心頭砰砰亂跳,忙低頭見禮,就要往裏稟報,這時裏麵卻傳來一聲驚呼,接著便是嫻妃吃驚的聲音:“滅門?怎麼會?”

他微訝,抬手阻止宮人,站在簾後靜聽。

“妾身們聽到這消息時也如娘娘您一般不敢置信,唐氏嫁去的地界兒雖說比起咱們京裏偏僻了些,可也不是什麼蠻荒之地,那元家還是當地望族,也不曾聽說那裏不太平,怎麼突然就被滅了滿門?”這唏噓的聲音是嫻妃娘家永安候府的大夫人、亦是世子夫人,甄氏。

嫻妃似是沉默了片刻,傷感道:“本宮閨中時與元夫人也算是密友,隻是後來她遠嫁,本宮又入了宮,便再無聯係。不曾想,她竟會落到這般境地。”

這時一個略顯年輕的聲音忙道:“娘娘,侯爺專派人去打聽了,說是元夫人在元家滅門案發生前幾日便已病逝,雖元夫人早逝亦可惜,可她也並未得見元家慘狀,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了。您也別太悲痛,萬望保重自己。”這是永安候府的二夫人程氏。

她聲音年輕,說話也有些薄情,可這也正常,一個早已埋了黃土的女人哪裏能和尊貴的嫻妃比。

嫻妃苦笑:“你們不知,她是個極溫柔良善的人,又性子怯懦,當年閨中時,有那行事囂張的喜愛欺負她,我也不過為她說了兩句話,她此後便死心塌地的跟著我,什麼好東西她見著了想到的一定不是自己而是我……”

說著嫻妃的聲音有些哽咽:“她在家裏又不如何受寵,當年本不該遠嫁,是替了她那姐姐……我去送嫁,一眼就能看出她的惶恐不安,可她當著我的麵便是紅著眼睛也依舊在笑,隻說京裏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說往後會給我寄信來,可誰知沒過多久我就入了宮,與咱們府裏都不能常見麵的,更遑論遠嫁外地的她……如今再聽得她的消息,竟已是天人永隔……”

她話裏已經帶了哭音,甄氏忙勸解道:“娘娘節哀,原本母親不欲將此事告知您,可侯爺說您重情,便是現在不說,若往後得知了依然要悲痛一場,說不得還要怨家裏瞞著您,因而這才叫妾身們進宮來稟告一聲。且此事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隻怕元夫人也早就投胎去了,您惦記舊友,傷感一場便也罷了,可萬萬不能因此傷了身。”

程氏眼珠子一轉,也忙道:“是啊娘娘,大嫂與妾身今兒前來可不是為了叫您傷心的,是來告訴您好消息的。”

嫻妃知道兩人擔憂才特特轉了話題,拿帕子擦了眼淚,勉強笑了笑看向程氏:“好消息?什麼好消息?”

程氏笑著撫掌:“自然是王爺的好事。”

簾外的明璽正疑惑令母妃傷懷的‘元夫人’到底是誰,就聽見她們轉眼說到了自己,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幾乎已經能預見接下來幾個女人要說什麼。

果然程氏聲音輕快道:“前兒太子側妃唐氏不是剛為太子殿下誕下一位小皇孫嗎?您之前就多次誇讚唐側妃聰慧柔順,端莊恭謹,還說若是能有這麼一位閨閣照顧王爺便再無煩憂了。”

說起兒子的婚事嫻妃更覺憋悶,沒甚興趣道:“那又如何?京中閨秀不少,可唐側妃那般人物卻也不是隨手拈來的。再者你們也知道阿細的性子,曆來便對女子避如蛇蠍,當年我找了一個天仙兒一般的宮人與他關在一處,結果呢?他死活不碰人家一根頭發絲兒,出來就要出家去,如今我還怎敢逼迫他。”

程氏忙道:“娘娘,那宮人再如何貌美,也不過是伺候人的,如何能與千金閨秀相比?更何況與唐家姑娘比?”

程氏興奮道:“娘娘您有所不知,昨兒母親帶著妾身與大嫂去莊國公府上赴宴,竟又遇到了一位唐姑娘!且容貌風姿與處事絲毫不比那位太子側妃遜色,且如今正好待字閨中呢!”

“當真?”嫻妃忍不住從坐塌上半坐起身,目光炯炯地盯著程氏:“你沒騙我?若程家當真又出了這樣一位人物,早該聞名京都了,又怎麼落到現在還沒說人家?”

“娘娘您不知道,那位唐姑娘與唐側妃有三四分像,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是唐側妃的堂妹,在唐家行三,之前一直隨父親在任上,因而未在京中露麵。此次是隨她父親回京述職的,聽說也是要相看人家。”

嫻妃眼睛都亮了,神色熱切,轉而卻又苦笑:“便是比唐側妃好又有何用?就算是天仙下凡,也得阿細願意才行。”說著不禁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