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暮鄉關何處是(1 / 3)

引子: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代大詩人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此為第三首,講述了敵軍趁夜逃走的,我軍將士提刀上馬追擊敵人的故事。大雪滿弓刀一句將邊關的嚴寒描寫的淋漓盡致,在這樣的夜晚將士們個個精神奕奕,豪邁磅礴的英雄氣呼之欲出。全是雖未著一字與戰鬥場景,但卻讓人精神振奮,似乎眼前一場大戰即將展開。從此以後,邊塞漠北便成了蒼涼豪邁的代名詞,這次我們的主人公卻在豪邁之餘另有一種傷心段肺的兒女情。

隆冬時節,天氣幹燥,北風呼嘯,街上隻有一個人在緩步前行,堅實而有力的腳步,走在空寂清冷的長街。

沒有人知道這個人具體從什麼地方來,叫什麼名字。從他的服飾裝扮來看應該是漠北人士,上身穿一件黑色羊皮大衣,絨毛外翻,頭戴一頂狐皮帽,一個普通的漠北人士打扮。

這個小鎮是一個南來北往客商行人必經之地,每天各色人等穿梭,並不會讓人覺得說這個新來的有什麼特異之處,但如果有人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人和別的行人有著極大的不同,甚至十分紮眼。來人背上綁著一把刀,一把外形古樸看似普通的刀,刀鞘如一塊黑鐵沒在黃昏的落日中泛著有藍色的光亮,這還不會讓人覺得他有什麼古怪,主要是此人腰間還斜跨一把弓,弓不大,可是細看就會發現這人周身上下沒有帶一支箭,也沒有箭囊,這就奇怪了,一個隻帶弓不帶劍的人多少會引人注意一些。

北風依然在吹著,街上依舊寂靜如前。這個陌生的來客轉過街角,抬頭看了看,發現前方不遠有一酒館,門口掛著寫著酒字的酒旗,殘破的就其在風中狂舞。這個古怪的來客麵上頗有風霜之色,一看就知道是趕遠路的人,這人的眼睛似乎也和他的臉一樣,泛著一層朦朧的沙色,這是長期生活在大漠人的特點,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特殊的人。

這個來客走到就關門前,伸手掀開酒館門前掛著的厚門氈,夾帶著一股寒氣走進屋裏。隻見來人也不多看,徑直走到窗前的一張桌子坐了下來。店小二南來北往的人間的多了,忙跑過去作揖問道:“客官,吃點什麼?”“來一壺酒。”來客頭也不抬,漠然答道,口音竟是當地口音。店小二見客人隻要一壺酒,馬上殷勤的問道:“客官不要寫下酒菜嗎?我們這有上好的熟牛肉,如果你要吃熱的也可以現炒。”來客似乎有些不耐煩,沒有答話,將頭轉向窗外,看著窗外陰沉的天空不知在想些什麼。店小二見此情景,馬上知趣的笑道:“客官您稍等,酒馬上就來。”

不一會,店小二端了一壺酒來。來客見酒來,自拿起酒壺倒了一杯。但他沒有像一些江湖豪客一樣一飲而盡,而是端起酒杯慢慢喝了起來。

門後擺著一隻火盆,裏麵火燒得正旺。火盆變蹲著一人在烤火,這人穿著很是特別,一個大鬥篷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而一頂大氈帽扣在頭上,更是將整個臉都遮住了。

自從漠北來客進屋,這烤火人就蹲在那裏,至始至終都沒有動一動,但漠北來客卻能覺察到在他進屋的瞬間,烤火人身體顫抖了一下,輕微的顫抖,但沒能逃過漠北來客的眼睛。

現在一個默默飲酒,一個靜靜烤火,相安無事。店內因為人少,所以顯得異常安靜,空氣中也因此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就像暴雨將至的黎明,沉悶,肅殺。

漠北來客之所以注意到這個奇怪的烤火人,倒不是因為他進門之後烤火人的輕微一顫,而是這個蹲著烤火的人身上散發的一種努力掩飾的殺氣。

“這是一個殺手,一個訓練有素的殺手。”漠北來客想起師父生前的教導,“練武之人有三種境界,最末等的境界是暴露自己的殺氣,次等的是壓抑自己的殺氣,不過即使將殺氣完全壓抑住還是會被敵人看透,原因很簡單,努力壓抑殺其本身就會散發出很強的殺氣,這是無法比避免的。練武之人最高的境界乃是自然之氣,及時和敵人麵對麵,也不會讓敵人注意到你,這種高手的氣機在敵人倒地之前是不會變的,試問有誰會注意到路邊的一塊石頭呢,高手正式將自己的氣練到了自然無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