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南之地有一城,名曰太勝城,因城中遍布妖物魔修,又稱太勝魔城。
魔城有三宮,南宮、北宮和中宮,南宮住的是南魔王,北宮住的是北魔王,中宮住的是中魔王。三魔之間各有領屬,平起平坐,直到有一天——
天地異動,群獸嚎哭,飛沙走石之中,有一少年持劍臨城。
他雙目通紅,魔氣橫生,須臾間便斬殺了守城的上千魔人,引得南魔王親自迎戰。
南魔王道:“可惜可惜。”
少年道:“為何可惜。”
南魔王道:“可惜你年紀輕輕便要命喪本座之手。”
少年道:“哦?”
南魔王又道:“你年紀輕輕有如此修為,若能潛心修煉,百八十年後定能成為我魔道麾下一枚大將。但你今日擅闖魔城,蔑視本座威嚴,本座若不出手教訓,實在是難以服眾。不過,若你現在求饒,本座看在你初入魔道,不懂規矩的份上,也尚可留你一條性命。”
少年道:“你讀書嗎?”
南魔王道:“什麼?”
少年道:“書上說,話多的人死得比較早。”
少年拔劍將南魔王斬於太勝城門,中魔王和北魔王避其鋒芒,皆棄城而逃。
至此,魔城易主,世間又誕生了一位令人聞風喪膽的大魔頭——魔尊時湛。
世分清濁二氣,濁氣濃鬱如魔城,地不長糧,水不養人,凡人久居又易生病短壽,故以魔城為中心,方圓八百裏皆是人跡罕至之處。
然越往北,濁氣越少,與清氣分庭抗禮之處,便是人間。
再至極北,濁氣遁逸,清氣鼎盛,與人間所隔,是綿延的群山峻嶺,山巒高聳入雲,凡人之力不可攀越,群山背後,仙門林立,稱作山外境。
魔城巨變,凡人無感,山外鏡卻掀起軒然大波。
各仙門聚在一團,坐在首座的是山外鏡第一大派,凡人傳說中的仙門正宗,萬歸門。
萬歸門掌門崔越真道:“諸位道友,魔尊現世,魔道一統,聖尊恐中、北兩大魔王及其餘孽作亂人間,囑咐老夫讓各派挑選些精銳高徒,鎮守人間南境,若這兩大魔頭有什麼動作,也尚可抵禦一陣,留得我等時間反應。”
眾位仙師雖遠居山外鏡,卻依然不忘守衛百姓蒼生,人間邊境,以及京畿重地,往往設有門派駐地,各派分治,派出弟子監守,每十年一輪換。駐地若有妖魔現身,便由這些派下的弟子負責抓捕,若是力有不逮,則傳信回仙門,由仙門商議,再派修為高強的弟子出山。
人間南鏡,乃是雲萊宗駐地。
雲萊宗宗主商清點頭應道:“聖尊考慮周到。若兩大魔王直入人間,我門下駐地弟子恐攔他不住,再傳信回門派,定已延誤,那時怕是早有無數無辜百姓慘死。”
魔喜濁氣,修士卻隻喜清氣,慣常是八竿子打不著,然人間清濁二氣不分,修士不願去,一些不入流的妖魔卻很是喜歡。
魔餓急了,就會做一些殺人放火,吃人嚼骨頭的事。人間怨氣,皆自苦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於魔而言,最簡單的,就是殺人煉氣。死怨大,濁氣便生,濁氣生,魔氣便盛。故人間雖無助於各仙師修行,但為了防止魔物作亂,守護人間太平,仙師們也常會行走人間。
魔道一統,魔尊坐擁太勝城,自是不屑人間濁氣,然中、北兩大魔王被逼離城,若想長進魔功,極有可能竄入人間犯下殺孽。
諸派大能紛紛應下,傳令回門派。然各仙門在人間南境守了整整三月,未曾見有魔修闖入。各派又是一番商討,覺得是那兩大魔王事先察覺了仙門動作,想要待仙門鬆懈撤回之際再出手刁難,遂吩咐各門人隱匿於邊境平常百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