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中,李子因走在李大福的身邊,聽著李大福對工廠狀況作彙報,李子雲則推著李承業走在一旁學習。李大福說道:「我們工廠採取團隊製,一個資深的師傅,帶領幾個徒弟,去包攬承製西服,製作出來的成品,隻要品質精良,我們就發放工資,所以做越多,領的就越多。但如今少了兩個資深師傅,我們的進度,可能落後了。」李子因問道:「你剛剛說團隊製,領了工資之後,他們怎麼分配?」李大福說道:「這個原則上我們不管,是資深師傅分配。實際上,大約的分成比例,是師傅七成,剩下的三成給其他徒弟。」李子因點頭說理解,四人又再度巡視工廠,最後,走進辦公室中。
四人坐在會議桌旁,一位女祕書倒了四杯茶過來。李子因喝了一口茶,說道:「福叔,你看這樣可成?」頓了一頓,李子因繼續說道:「我們改成生產流水線,來製作這批西服。」李大福不解,問道:「甚麼叫生產流水線?」李子因說道:「我們把製作西服的步驟,拆解成幾個細項,例如量身、打版、剪裁、縫紉、袖口、扣眼…等等。把資深師傅,集中在剪裁與縫紉,其他人,依照人力需求,分佈在其他環節!」李大福似懂非懂,說道:「也就是說,我們不在像以前一樣,由一個團隊從無到有獨立完成一件西服?」李子因點頭說:「沒錯!」李承業點頭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想法,可能行的通,但,工資怎麼分配?」李子因說:「當然依照工作的複雜度給,並且,我們可以訂下目標,一天完成多少工作量,我們再提撥獎金。」李大福說:「這聽起來不錯,我這就去著手進行。」
當天下午,生產流水線就在李大福的策劃下,分成了兩批人馬,分兩班不停趕工。原本還有些人不想採用新方法工作,但一來聽說工資比以前更多,二來看見李子因與李子雲兩個公子都以身作則,加入了生產線中最低一階的環節–熨鬥燙平,眾人也就沒話說了。接連幾天下來,就在前有加倍工資,後有李子因親自督工,就連楊曉玉、紀晴等人都到工廠幫忙,生產的速度,居然也慢慢地由進度落後,進展到了進度持平。
到了與關東軍約定交貨的日期,李子欣摩拳擦掌的在自己的別墅中走來走去,電話聲響,李子欣興奮的說道:「應該是出糗了,這個糟老頭,如果早一點把工廠交給我打理,就不會搞成今天這樣子了。」心情大好的李子欣,接起電話愉悅的說道:「老三嗎?事情進展怎麼樣了?」朱興漢語氣卻是焦急的回道:「他們…他們準時交貨了,不但數量正確,甚至還維持正常品質。」李子欣突然覺得腦中一片空白,怒道:「怎麼會這樣?不是已經把幾個師傅挖腳到其他製衣廠了嗎?他們怎麼還能如期交貨?」
朱興漢深怕李子欣怪罪自己,已經又想到一損招,急忙說道:「大少爺,別急,我們還有最後一招。」李子欣明顯的不耐煩,對著電話怒道:「還有什麼招術,還不趕緊說出來,這次你最好保證有效,否則…。」朱興漢說道:「大少爺,之前與關東軍簽約時,你不是偷出老爺的印章嗎?記不記得,我們在協議中說,如果放款時,隻認印章不認人。我們大可以去把關東軍付款的款項領走,讓他們白忙一場。」李子欣說道:「好…,很好。糟老頭,這也是你逼我的!」
當工人把所有成品從貨車上搬運到關東軍倉庫,並由關東軍的品管確認無誤之後,李子因與李大福走出關東軍的總部時,明顯鬆了一口氣。李大福笑道:「二少爺,沒想到,你對工廠管理也蠻有一套的,這個生產流水線的方法,卻是有效率多了,這是您發明的嗎?」李子因笑著搖頭說:「我哪有這麼偉大,這是…我去參觀美國的製衣廠時,學到的。」李大福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又說道:「關東軍雖然對品質很挑剔,不過一但品管這一關過了,就是回家等領錢了。」李子因好奇的問道:「這個年代…我是說,關東軍的請款,是領現金嗎?」
李大福笑道:「幾萬銀元的現金,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當然是以支票的方式放款。」李子因失笑道:「喔對,這個年代早就開始使用支票了。」突然間,李子因像是想到甚麼,問李大福道:「剛剛,那個品管員,是不是說,讓我們三天後來請款!」李大福點頭說是,李子因又問:「他是不是提到,要帶什麼…印章?」李大福也認真回憶道:「好像有提到…簽約章?」李子因問道:「那麼,簽約章在哪裡?」李大福似乎也知道李子因要說甚麼,驚慌道:「這是大少爺跟關東軍簽的約,這簽約章…就在大少爺身上!?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