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月的最後一天,當敲下最後一個“完”字時,心中忽然多了一些奇怪的感覺。
《百年遊戲》從07年末開始動筆,迄今已有整整五年。這五年中,無數次想過放棄,甚至為此吵過架、流過淚。最後,仍舊堅持了下來。
“鎢金之門”這個結局,印象中是從動筆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的。因為,子霞、金手指等設定,很早以前就已經寫下。可是,現在的記憶又十分模糊,因為五年時間,真的很長。
無數次幻想過寫下最後那句“尋找識樂齋上線運營”時的感覺,可真正寫下的時候,似乎一切都歸於平靜。我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我一路寫到現在,因為要完完整整走完這一個輪回,其實真的不容易。要我重走一遍,恐怕再沒那個勇氣。
這一路上,經曆過多少失眠的夜,有時候痛苦得令人抓狂。這一路上,也經曆過無數的嘲諷,在他們看來,寫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笑話。
但是,我依然沒有停止對品質的追求。我試圖讓每一個情節都跌宕起伏,讓每一個人物都躍然紙上,讓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整本書寫完,光是大綱、設定和伏筆記錄,我就寫了四十八頁、近五萬字。很多時候,僅僅為了一句話、或一個名稱,我要查至少半天的資料。可以這樣說,整本小說一百四十多萬字,每一個字都至少經過了兩次以上的修改和潤色。雖然難免仍有錯別字和病句存在,但即使相比已經成熟的實體作品,我的錯誤率也隻會少不會多。
我很高興的是,這樣努力的結果,是讓我學到了更多在動筆寫作以前根本無法想像的知識和技能。
當然,唯一的遺憾是,這樣的認真,沒有換來相應的數據上的認可。
我曾經為此糾結過很久。有人說我的開頭慢熱,於是我大改了第一章至少三遍;有人說我的人物不夠突出,於是我調整了整個人物出場的順序;有人說……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閱讀體驗。等糾結過後,我忽然發現,其實不管書評區、還是論壇上,我得到的意見大多數還是肯定的。
於是我明白了,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有了意義。
正如我的主旨,《百年遊戲》是寫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寫作這個過程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
寫到這裏,我要發自內心地感謝那些一直支持著我走下來的朋友們:Yic、靜看秋雲、陌殊途last、哭泣的狐狸、躬耕南陽、煙雨迷茫、渡劫飛升醬油帝、噗逗、風流搜書人,以及許多我不知道ID、卻一直默默支持我的人。
說說接下來的計劃吧。
其實在很早以前,我就已經開始下卷的創作。這是我的習慣,一般會存二十萬字以上的稿。這樣做的目的,是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沉澱的過程。因為很多時候新鮮寫下的文字,到過段時間再看,感覺會全然不同。所以我會在剛寫完的時候改一遍,將要更新的時候再改一遍,以確保質量。
下卷原定名為《百年遊戲之尋找識樂齋》,這是為了方便老讀者閱讀。可總要有新讀者的,所以最後是取了《道器譜》這個書名。
這裏的道器,實際上就是現代科技。上卷中其實已經涉及到了一些,比如化心總壇、宇宙幫、北遼的無線電,等等。在下卷中,我將更加全麵地探討現代科技之於傳統文化的關係,這也將成為《道器譜》的核心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