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第11章東窗(1 / 2)

這一日是公子修,也就是豫王母親長春夫人的生辰。

君夫人蕭氏,一生未有所出,早早地病逝了。長春夫人王氏是宮裏位份最高的夫人,生長子公子修,居後嘉殿。國君看重長春夫人,後宮事宜均交由她打理,宮中眾夫人也以她為尊,除了君夫人的名分以外,一切禮儀規製與君夫人無異。

卯時一刻,國君起身準備上朝,長春夫人親自為他整理好冠帶。國君臨走時不忘道:”朝會結束後,寡人要去禦書房批閱奏表,就不過來用早膳了。今日是你的生辰,修兒遲些時候會過來給你請安,寡人到時過來陪你用午膳,我們一家人敘敘天倫,可好。”

長春夫人拜謝道:“多謝王上,妾不勝欣喜。”

見國君已經走遠了,長春夫人立即召來身邊的婢女,道:“追雲,今日午膳讓廚房多準備幾個王上愛吃的菜,對了,記得還有鹹水鴨,那是修兒最喜歡的。”

“王上最心疼夫人您了,每年生辰都給夫人準備了驚喜,不知今年又是什麼新鮮玩意兒。”追雲道。

“追雲的嘴越發的甜了。對了,修兒這孩子也不知最近都在忙些什麼,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來後嘉殿了。”長春夫人道。

“今日是夫人生辰,豫王殿下朝會過後肯定會來看夫人的。況且咱們公子現在是豫王了,是國君的子嗣裏唯一一個封王的,要忙的事肯定很多。”追雲安慰道。

“是啊,修兒向來勤勉,做事情從不拖遝,這一點最像他的父王。”長春夫人想到這頓感十分欣慰。

朝堂之上,幾番激辯,唇槍舌戰過後,終於平靜了下來。

“眾位愛卿,可還有事稟奏。”國君掃視了一圈,發現沒什麼動靜,於是道:“若是……”。

“國君,臣有本要奏。”一名臣子跪於殿中,低頭回話。

“禦史台,有何事要奏。”國君問道。

“前日裏有人到禦史台告狀,說是益州發生了一起拐帶婢女並致其落水死亡的案件,州郡令徇私枉法,草草了事,且隱瞞不報,有蒙蔽聖聽之嫌。苦主有冤無處申,遂千裏迢迢告到禦史台來。”

“禦史台查明回稟即可,無須庭上再議。”國君揮揮手道。

“回稟國君,此事牽涉朝中大臣,臣不得不報。”禦史台欲言又止。

“哦,竟有朝中大臣牽涉其中,是何人啊?”國君道。

“回稟國君,乃是中史大夫侯玉。”禦史台回道。

“侯玉?”國君若有所思。

“益州大戶邱之耀家一名婢女與中史大夫侯玉家一馬房小廝與私奔,候家得知後,派人追蹤,後傳出那名婢女在逃跑過程中不幸落水身亡。邱家認定婢女並非意外落水,而是被人謀害致死。”

“這個容易,把那馬房小廝召來問話不就知道其中緣由了。”國君道。

“國君有所不知,怪異之處就在於,出事之後馬房小廝便沒了蹤影。邱家認定是侯家將馬房小廝藏了起來,但候家卻抵死不認。邱之耀見對方態度強硬,便到府衙告狀,府衙與那侯家本就勾結在一起,草草判案,道證據不足,便判了侯家無罪。邱之耀心有不甘,便隻身前來禹都告禦狀。”禦史台道。

“竟有此事?那邱之耀現在何處?”國君義憤道。

“回國君的話,邱之耀早已在殿外等候。”禦史台回。

“召!”

隨著使者的召喚,一名六十多歲的老者步履蹣跚走進殿來,然後下跪給國君行禮。

“寡人問你,剛剛禦史台所奏之事是否屬實?”

“回國君的話,草民不敢有半句欺瞞,禦史大人所述句句屬實,草民來這一路上也是連遭追殺,所幸有義士庇護,這才保住性命,求君上為民做主。”邱之耀說著,又是一頓磕頭。

“此事臣也略有所知,前幾日臣差護衛沈言之去益州辦事,誰知路遇一群殺手追殺幾名老弱婦孺,言之出手相救,得知他們乃是邱之耀的家人,追殺他們的正是候中史家雇的殺手,追問之下才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無雙道。

“無雙,你也知道此事?”國君很是疑惑。

“臣隻是略有耳聞。”無雙道。

“國君麵前,休得胡言亂語。”陳留守斥責無雙道。

“此事暫且放一旁,”國君喃喃自語道:“侯玉,侯玉……”

“豫王何在?”國君問道。

“兒臣在。”豫王心中早已十分忐忑,仍故作鎮定道。

“此事你有何說法?”國君問道。

“回稟父王,依兒臣看,此事……此事錯在那侯玉,是他目無法紀,賄賂地方官……”

“你倒是撇得一幹二淨。”國君怒道。心中卻早已明了,此事定與豫王脫不了幹係。

“既如此,將那侯玉交由刑部按律處置便是。無事退朝。”國君揮揮手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