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元箴十三年,天下大變。江湖之中風起雲湧,朝堂之上暗流湧動。世人觀之這世道,紛紛訴苦道——這穹頂之下好似沒有能夠讓黎民百姓容身之地。
要說當今世上如若真有世外桃源的話,那便隻有東楚之地,清涼峰上【無霜閣】中的師徒二人了。可是就在昨個兒,連清涼峰上的這兩位“神仙”都出山了。隻怕眼觀天下,當真找不出什麼清淨之地嘍。
世上武功,有地境,天境,逍遙境。
當今全天下唯有寥寥幾人破了逍遙境。這本是件稀罕事,隻可惜啊,人的欲望無限之大……
聽玄真先祖所說,天山頂上有一千年老妖,百年前就修得天外天境!
還有一棵古樹,也已修煉數千年了,樹上結有一雪蓮。據先祖所言,不管什麼境界的凡人,隻要吃下之後直接得道飛升。至邪至惡之人嚐一口就能瞬間洗清孽障,淨化六根。
這兩個法寶引得天下萬千修士心馳神往,百年來想探尋之人不計其數。但是時至至今,仍無一人能夠問鼎天山。
正文開始:
“師父,你說,咱們這是要去往何處啊?”
如今正值大夏,皖南之地盛暑,噠噠的馬蹄聲在幽靜的林蔭小路上響起,一身著玄衣的男子悠哉悠哉地騎在馬背上,看向身旁風清月明的人兒,眼中暗藏著淺淺笑意。
“先抵宣州。”那人說完沉默了片刻,微微蹙眉,又道:“坐穩,勿鬧。”
風過林梢,烈日光輝被這茂密的樹葉擋了個結結實實。人間六月天,此時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
騎在馬上,肖信低頭看了看自己別在腰間的劍鞘,隨著顛簸,裏麵的劍身好像也在微微顫動。
此劍有靈,這把霜暮劍,從他自顧雲舟手中接過的那一刻,便屬於他肖信了。如今算來,跟著自己也有十餘年了。真是比親兒子還要親上幾分。
說來也有趣,昨日他們還在清涼峰呢,今個兒就在世人口裏的“江湖”之中了。自打肖信記事以來,自己就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清涼峰,最遠也是到山下的集市上瞧瞧,人生履曆屬實少的可憐。
如今同師父一齊下山,到江湖之中曆練,能夠救民於水火!懲惡揚善!他自是歡喜的。
可前路茫茫,如迷霧籠罩大地未可觀其形。所謂曆練,其實帶給肖信更多的還是一種未知的恐懼。
在清涼峰上,聽小童與他說道:如今,朝堂大變,君王昏庸無用,而江湖之中更是高手如雲,如果自己和顧雲舟抵擋不住的話,那可!想到這兒,肖信不禁身形一顫,險些從馬上摔下去。
一旁的顧雲舟用餘光掃到那人歪歪斜斜的坐著,早就深知此人心性如何,做此舉動也不意外。索性都沒轉過頭去看,隻是和聲勸道:“阿信,別處可不比無霜閣,萬事小心為好,斷不可浮躁。”
從小到大,肖信聽到這種話從顧雲舟口中說出來沒有幾千遍也有幾百遍了。耳朵都要生出繭子了“啊呀,知道了,知道了。我一定不給咱們門派丟臉。”
從清涼峰到宣州百十公裏,乘舟隻需半日即可到達。
二人下午未時出發,到達古渡頭時竟然也夕陽下沉了。
等著他們真正打馬臨岸,看到涓涓溪流的時候,天上的火燒雲燒的雖旺,可河上的小舟也所剩無幾了。
顧雲舟把鞭子輕甩在馬背上,馬鳴止蹄。隨後,他翻身下馬。將手中的韁繩交給了一旁客棧的小廝,又埋首與其低語了幾句。
大概了解顧雲舟話中蘊意後,店家頗為為難的看了一眼身前仙風道骨的顧雲舟。操著一口半生不熟的淮南語囔囔道:“這麼久啊,那可不照氣。”
顧雲舟神色坦然:“無妨,銀兩自是不會少。”
“也得親自畫押!”
“那是自然。”
等二人周旋了一番,小二把馬兒牽入蓬門之中,顧雲舟這才轉過身,啟齒欲喚那人乳名時,卻發現肖信不見了。
一種惶恐之感頓時湧向了顧雲舟心頭,他不由得握住了腰間的佩劍,環視四周,焦急的尋找肖信身影。
“這兒呢,師父。”
忽然,顧雲舟的肩頭被人輕撞了一下,他顰眉回頭,看到了那一抹熟悉的笑顏,神色頓然緩和了下來,“這一會兒都閑不住。”
肖信對顧雲舟的責怪置若罔聞,反而眯起一雙彎彎的月牙似的清眸,朝顧雲舟身後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