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52章 諸葛孔明(感謝壞蛋大佬和風大…(1 / 2)

且不說魏延與劉協的勾心鬥角。

南陽,隆中。

一群年輕士子正在進行著激烈的答對。

答對的主題是尚賢與用能,而且是針尖對麥芒,好不熱鬧。

他們都是少年名士,貨真價實的公子哥。

朝廷大勝袁紹的消息沒傳回時,便已經確信天子必定大勝!

朝廷三興是天命所歸。

因此這幫士子認定,這等中興幸事,朝廷的旨意一定會持之以恒的延續。

那麼科舉,必定不會遠了。

誰說他們離許都不遠,但刷題的時間還是不太夠用的。

這群人裏麵,最有可能高中的就是那個琅琊人諸葛亮。

他這小夥打小跟著叔父顛沛流離跑到荊州人,後來拜師水鏡先生司馬微更是三教九流涉獵廣博。

按照時髦一點的話,別人考一百分是因為隻有一百分的水平,而諸葛亮考一百分,是因為試卷隻有一百分。

在這裏的人都是學霸,唯獨這家夥是學神。

真的比不了,除了淵源的家學,他還把能看到的公版書都給讀了。

人家還過目不忘,說好的大家一起不求甚解的,結果他雜七雜八的各種東西都看過一遍,就學通儒,法,墨三家了。

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

後來大家也明白了,他們不是以一種人,所以大家普遍開始針對性看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諸葛亮天生就是為科舉狀元的料。

朝廷為了科舉搞了個大典題策出來,這種百科全書類的文獻當然不會就某一個問題有太多的論述,但包含的學科種類卻很多。

這就沒辦法了,諸葛亮,全會!

就是善於詭辯的龐統,也隻能望洋興歎,屈居第二。

現在,這群小夥伴們聚集在諸葛亮家,一來是一起答題,二來嘛,則是由諸葛亮給他們押題。

不得不說讀書人腦子就是大,剛折騰出來的科舉,就被他們想到了刷題這個好辦法。

此時,年僅二十歲,與天子同齡的諸葛亮正站在隆中小廬裏侃侃而談。

“大家將題庫翻到第十冊,墨家篇,第五頁,機關術,我研究過了,天子做事天馬行空,若是由他出題,必然會出這種冷門的偏門題目,大家不管懂不懂,一定要背過,這是送分題。”

龐統翻了個白眼下意識就反駁:“題庫裏麵偏門的題目多了,都要涉獵才行,怎麼你偏偏選墨子?”

諸葛亮從容不迫的回答:“士元,你看天子在許都新村與宛城興建了多少作坊?”

“這些作坊裏,每日產出多少墨家的新型工具?”

“再者,我料定本次科舉的主考官一定會是楊彪大人,他現在著急選用大匠,定當需要一些懂墨家知識之人入仕!”

“當然最關鍵的是,諸子百家經典潁川人自小便鑽研,若是想要區分學問高下當然要從旁門下手。”

“而墨家,恰好是潁川人不太重視的學問。”

眾人聞言,皆是麵露沉思之色,認可地點了點頭,就連一向對諸葛亮不太服氣的龐統也是略有所思。

“孔明啊,你一定要考個狀元給咱們提氣!潁川人太囂張了,一定好好挫挫他們銳氣!”龐統最終對諸葛亮抱拳認慫了。

諸葛亮聞言謙遜地笑道:“哎,元直便是潁川人,他多謙遜?”

徐庶一擺手:“哎,別扯我,我是個俠客,不是讀書人哈。”

眾人會心一笑,卻聽諸葛亮很低調的說:“反正,這狀元之位吧,我還是有一些欠缺之處,算不得萬全。”

好家夥,這話聽著是謙虛,基本上了解諸葛亮的人都明白,他的萬全之策是百分百的萬全。

這一些欠缺大概就是九十九點九的把握了,那麼一點,不夠完美,不算萬全。

就在大家低聲失笑時,家中的小小廝突然來報,說是荊州牧魏延來訪。

“魏延?這個漢賊找我作甚?”

“說是請您做他的主簿。”

“做他的主薄?”諸葛亮聞言皺起了眉頭,道:“這樣,你就說我尋仙問道去了,讓他過段時間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