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萬象城?”寧蘊挑起車簾好奇張望,“從外麵看,和咱們麗陽城也沒什麼兩樣嘛。”
一個十三四歲的俊秀少年跳下馬背:“這裏本來就是人間的城池,隻是仙人們賞光,每三年借用一次而已。”
說著拿來馬紮,幫助他九歲的妹妹從馬車上下來。
“裏麵很亂,一定要跟緊我。知道你想看熱鬧,但咱們得先找到大伯,聽到沒有?”
“知道了知道了,去劍宗招生點找大伯,哥你說了好多遍了,快走——”
寧鳴連忙拉住寧蘊的手,緊緊攥著,兩道小小的身影很快被人群吞沒。
尋訪仙蹤的凡人彙成一條長河,熙熙攘攘地流進萬象城中。
一進城,就看到正對著城門的空地上聳立著一塊奇高的牌匾,白玉為底朱砂潑墨,氣吞山河地刻著六個大字:“劍修天下第一!”
寧蘊:媽耶。
難怪大伯在信上說,不要問劍宗在哪裏,因為沒有人能忽視它。
在劍宗牌匾旁邊還有一塊小些的墨玉牌匾,鎏金色的字跡也是龍飛鳳舞:“刀修人,刀修魂,刀修都是人上人!”
再往旁邊是一塊更小些的:“先有槍修後有天,長/槍在手殺神仙!”
再再往旁邊……寧蘊脖子伸得有些疼,揉著後頸收回視線,卻意外地發現還有一塊極小的牌匾可憐巴巴地擠在這些巨型牌匾下麵,上書兩行小字:“團結互助,共同繁榮——北海禦器盟預祝各成員招生順利。”
寧蘊心裏犯嘀咕。這些宗門的畫風,怎麼這麼……出乎意料呢?
劍宗牌匾遠看就很高了,近看簡直像一座小山,山下人山人海,全是仰慕這“北海第一宗”的名聲而來的凡人。
寧鳴緊張地左顧右盼,忽然眼前一亮:“蘊妹妹快看,一定是那個人!”
那人瞧著二十出頭,白衣窄袖,峨冠博帶,腰間別一排短劍,一望便知是劍修。
這劍修蹲在角落裏,捧著碗米粉有滋有味地嗦著,旁邊的地上插了兩根杆子,撐開一塊白布,上麵是很有劍宗範兒的五個大字:“寧大伯在此”。
寧蘊:“……”
寧鳴拉著她上前,恭恭敬敬行大禮:“晚輩拜見伯父!”
寧大伯抬起頭,臉頰鼓鼓地咀嚼著,打量了寧鳴一會兒,點點頭:“是我寧家兒郎。”
轉而看向寧蘊。
“蘊妹妹對寧家有恩,我父親認她做義女,比嫡親的妹妹還疼愛呢!”寧鳴連忙解釋。
寧大伯天生一張木頭臉,看不出情緒,聞言隻是點點頭,撂下一句“你們等一下”就低頭繼續嗦粉。
兄妹二人麵麵相覷。
忽然聽到一道悅耳女聲:“寧仁——桂花釀賣完啦,給你換了青梅酒!”
來人是位俏麗女修,懷抱一個油紙包,裏麵傳來牛肉餅、炸丸子和糯米雞的香氣,還有根糖葫蘆的竹簽戳在外麵。
她把油紙包和酒塞給寧大伯,笑道:“這就是你那兩個侄兒,也來我們劍宗?”
“還沒測靈根呢,正好師姐來了,拜托你帶他們測一下,都是機靈孩子不用多操心。”
寧大伯說著,接過吃食,拔了橫幅扛在肩上,轉個身就溜沒影了。
“……劍宗不管飯的嗎?”寧鳴弱弱發問。
“當然不管,辟穀了還吃什麼飯?實在饞得慌,找師兄師姐打你一頓就飽了。”女修笑眯眯的,“我姓友名梅,劍宗重劍峰弟子,你們叫我梅師姐吧。”
兄妹二人乖巧應了,也各自介紹了一下,乖乖跟去測靈根。
寧鳴開始緊張:“梅師姐,聽說劍宗不收三靈根以下的弟子,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