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快去瞧瞧,詩會開始了。”陳平聽到有些闊論的學子都在往著湖畔邊上的船上集合著說道。
“走吧,我們也過去瞧瞧。”陳平說道。
柳江南和賀黛沫也是好奇今日的詩會究竟是要打的什麼主意,幾人不做耽擱,也是一同往著湖畔趕去。
而似慕菁菁和墨允兒這種達官眷屬現下已是被安排著上了湖畔邊上的二樓雅間。
這詩會便是在這喚做西書祠的庭樓舉行。
這處庭樓本不是什麼知名處所,全因著平日裏那些個文人墨客喜到這附庸風雅,而今才被挑中在這舉行詩會。
而這處的風景且也還算尚佳,也不至於落了那些貴人們的臉麵。因此時下也是沒有聽說誰挑刺說出個不好來。
隻是這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些許個不開眼的東西妄想引人耳目也是被著早有防備的杜士誠請到了別處。
庭樓前已是搭建了一方平台,為著便是今日的詩會需要。俗語說的好人的地方自有江湖,而有文客的地方必有口舌。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今日詩會便是讓著這些飽讀詩書的文客一較高低。
杜士誠瞧著圍上來的才子佳人們,隨即移步到了高台之上。這方高台足足高出地麵半個身子,且堆砌著花間事務在之後。若是再拉上一副宣傳畫,倒是真像極了後世的文化演出了。
隻瞧著杜士誠雙手虛壓,周遭小聲議論的聲響便是為之一靜。
“諸位,今日詩會添由杜某誠邀諸位參加。為著便是彰顯我等飽學之士的風采,揚我盛朝之威儀。而今我等也已是身負功名,當為著日後恩科中榜而奮進前行,得此入學前之機會,便請諸公上台暢談己所之所想吧。”杜士誠說道。
這番話語說的倒也是中規中矩,陳平從杜士誠的話語中得知了幾點信息,首先便是這與會的眾人,怕至少也得是秀才之身。其次這些個達官親眷怕也是為著日後的舉子們提前投注。若是自己挑選之人,真能一舉中榜,那便是千值萬值。趁著而今這些個秀才公們還未顯赫,她們便是能夠慧眼識珠的相中。不管之後於她們自己還是背後家族,那便也是一筆穩妥的買賣。
台下諸公也非蠢人,杜士誠說完,他們便也能理清楚之中彎繞來。而今這番詩會明麵上是交流所得,實際上更像是展現自己價值,讓得諸位佳人們能在自己身上下注。尤其是那些個沒有根基的窮酸生們更視這次詩會為自己翻身之良機。杜士誠說完,便也是有著好幾位書生左顧右盼著想要上台一試了。
似陳平這種院試榜首更是與會佳人們關注的重點。隻是陳平卻不以為然。
杜士誠說完話後,安靜了好些會兒。終於有人忍不住了,拿著手中的一卷書籍便是上了台去。
隻見這人一身素衣裝束,瞧看著該是家境不富裕的人戶。但身著之物也是幹淨整潔的。麵容雖是有七分書生的稚氣,但卻又帶著兩分武人的果敢和氣度。這番矛盾衝突的形象倒是讓得台下眾人耳目一新。不過他的容貌卻實屬平常,隻算是平庸,便是那種丟進人堆尋看不見的那種。好在氣質這塊為他增色不少。
隻瞧得他上台之後,先是同眾人規矩拜禮,然後才說道:“小生姓孟單名一個恬字,是京都盂縣人氏。恬為此番院試第五。今日我之辯題為:當仕者,該當以百姓之疾苦,民生之溫飽而為定核,且不論為功績典效為之晉升之根本……”
這名喚做孟恬的書生,言語論斷之清晰,條理之明朗。台下眾人也是飽學之士尤還覺著他所言讓人振聾發聵,更遑論那些佳人呢。
當他所言結束後,台下更是一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