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英文單詞翻譯過來是“波波玩偶”,這是一種與兒童體形相近的充氣玩具,玩偶上畫有黑色的眼睛,紅色的鼻子和紅色的嘴唇。玩偶的五官與人類的非常相近。
實驗選取的對象為兒童。在實驗中,實驗人員將兒童分為a、b、c三組,觀察兒童是否會模仿成人榜樣的攻擊性行為與非攻擊性行為。
關於這些實驗內容和實驗資料,寧紅已經爛熟於心,就是不知道待會兒“考試”會怎麼考。
畢竟,上一場“考試”的內容是年幼的自己,這麼熟悉的人和環境,自己都差點沒拿到滿分,“考試”沒有那麼簡單。
多想無益,寧紅摸了三下手中的玻璃瓶,冰冷的觸感順著指尖傳入大腦,接著一陣眩暈傳來。
下一刻,寧紅已經身處一片沙灘上。
他的另一側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麵上隻有一艘船,逐漸駛遠。而他站在海岸邊,刺骨的海風吹向他。
岸上加上他共有6個人,確切的說,是6個小朋友。
每個人的身高在1米34左右,大概有67歲的樣子。很奇怪的是,每個人頭上都帶著一個發箍,還在閃閃發光,像是燈牌一樣的東西,上麵寫著“趙一”,“趙二”,……,一直到“趙五”。
每個人身上衣服的款式都一模一樣,黑色棉襖,黑色褲子。要不是發光的發箍異常顯眼,估計到了夜晚,他們都能完美融入黑夜。
寧紅摸了摸自己頭頂,果然,他頭上也有一個燈牌。自己的手腳也縮水成了小孩子的樣子,小手小腳,可愛卻笨拙。
他試著扯下發箍,卻發現這個東西長在他頭上似的,一扯就疼,無奈隻好放棄。
寧紅已經開始擔憂,自己現在的狀態不利於在“考試”中行動。畢竟小朋友的體力和耐力都不如大人,逃跑起來速度也不快。
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易於躲藏,但在發光發箍存在的情況下,這一優勢也會大大削弱。
畢竟,在黑夜中,他們簡直是一個發光的靶子,都不用擔心別人找不到。
也不知道後麵會不會恢複大人的模樣。
寧紅無奈的想著。
就這一會兒功夫,大家已經互相靠近。顯然,都注意到了彼此的存在。
抱團取暖是在危險地方最好的生存法則。
所有人圍在一起後,寧紅從他人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現在的長相。自己的頭上的發箍寫著“趙六”,而且,自己的長相也和自己幼年時的完全不相像。
在場所有人都是黑色的眼睛,黑色的頭發,被凍得通紅的鼻子和蒼白的嘴唇。
“這不是一場在國外實施的實驗麼?為什麼所有人都是東方人的相貌,是不是我收集資料的方向錯了。”
寧紅在看清大家的樣貌後,感覺情況與他所想不符,已經陷入到懷疑和恐慌當中,一時僵在了原地。
直到有人說話才將他拉回現實。
“大家既然都到了同一場考試,不如自我介紹一下,了解彼此之後,方便大家的行動和安排。”
一位瘦骨嶙峋的男孩首先站出來說話,頭上戴著“趙三”的牌子。
這位趙三鼻子凍得通紅,一邊身體打顫,一邊開口介紹:“我叫……,大家就叫我趙三吧,我是小學一年級,我比較擅長躲藏。”
有了第一個人開頭後,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
“趙五,一年級,擅長收集信息。”
說這句話的是一個女孩子,剪了利落的齊耳短發,說話時臉上會露出酒窩,顯得很甜美,有一種反差感。配上此時五五等分的身材和小圓臉,反而更讓人覺得更加萌。
其他人都依次介紹,寧紅發現,大家都沒有報出自己的真實姓名,說的都是“神瓶”給的名字。
於是,他也有樣學樣。
“趙六,我也是一年級,我跑步速度很快,耐力也不錯,跟數字計算有關的內容,我也比較擅長。”
現在不是藏私的時候,隻有一起努力合作,才能活過規定的時間,觸發試卷,所以寧紅把自己比較擅長的內容都說了出來,希望能夠在團隊中發揮出最大價值。
“既然大家都已經自我介紹了,現在來說一說大家知道的有關考試的內容吧,我們一起討論一下。”趙三再次開口道。
但提議很快遭到了拒絕,男孩趙四提出了反對,“誰知道你是不是入學考試剛及格,沒有得到信息,想要套我們的信息。”
“就是,就是”旁邊的女生趙二也在附和。
“我沒有那個意思,你們別汙蔑我!”趙三沒有想到,自己為了集體好的建議遭到了拒絕,麵露委屈和憤怒,但他卻不能強迫別人,隻能在原地深呼吸,平複自己的情緒。
場麵頓時僵持下來,全場寂靜,隻剩海風吹動海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