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十年之後,千瘡百孔(1 / 1)

這個北方城市的早春,春風料峭,陽光溫和卻無力。路邊的枝丫還在冬日的沉睡中不肯醒來,滿樹暗黃、了無生機的樹葉;滿眼憔悴而萎靡的花枝,讓人心境低迷,心事沉沉。

早到的春風吹到臉上仍會覺得細碎的不舒服,若有若無的寒意,提醒人們冬天不曾久遠,暖春還需要一些時日……

春節過後,人們仿佛還沒有從長假的舒適和懶散中調整過來,麵容依然帶著節日的後遺症——疲憊和茫然。仿佛還沉浸在昨日那煙花滿天,流光溢彩的喧囂節日中,還沉浸在緬懷過去一年的種種如意或者不如意的情緒中。忘記了現在已經是一個煥然一新的開始,生活的車輪也滾滾向前,沒有片刻停留。

這個春節睿睿一家過得依然沒有任何特別和新意。除了大年夜,三代五口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頓奶奶精心準備的年夜飯,吃飯的時候是最熱鬧和溫情的時刻,五個人都或深或淺,或悲或喜地回望了過去的一年,談論和交流著新一年的規劃和展望,其樂融融,幸福和美。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照例給了睿睿豐厚的紅包和熱情的關注,然後爸爸和媽媽如同約定好般一齊消失。

爸爸可能忙著和老友各種聚會,打麻將,睡覺……用爸爸的話就是一年到頭就這幾天是自己的日子,得過得盡量讓自己舒服一些,開心一些。

媽媽因為是護士,可能有各種值班,然後也忙著各種聚會,看望親友……

具體爸爸媽媽幹什麼了,他懶得問。爸爸媽媽隻會說一句:睿睿乖啊,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有事打電話,我還有事要忙。

睿睿從小就習慣了一家三口偶爾見麵,經常失聯的狀態。即使是春節這樣萬家團圓,陪伴守候的特別時刻,他也習慣了爸爸媽媽的“忙碌和缺失”。他從出生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所以九歲的他獨立而早熟,思想和認知也比同齡孩子更成熟和大度,好多事自己能解決的自己就解決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就找爺爺奶奶。像個小大人一樣的看待別人,看待親子關係,不會對爸爸媽媽有過多糾纏和哭鬧。爸爸媽媽與其說是家長,不如更確切地說像個親戚。一個經常見麵,不在一起生活的特別存在。

大概從去年開始,爸爸媽媽偶爾的見麵開始有了爭吵。有時候是爸爸抱怨媽媽花錢太多了,見麵就是要錢,光知道買買買,不陪伴睿睿。有時候是媽媽抱怨爸爸掙錢不如以前多了,不如以前大方了,嫌棄爸爸不顧家……

爸爸媽媽吵架的樣子很難看,爸爸煩躁地皺著眉,媽媽會失控地瘋狂地摔東西……爸爸不再溫和有趣,媽媽不再溫柔親切,兩個人像兩頭憤怒的獅子,互相指責對方,說絕情冷漠的話……

因為多年來養成聚少離多的相處方式,爸爸媽媽在睿睿麵前都是比較克製和努力維持好印象的,盡量表現得母慈父慈的表象。這些忽然爭吵起來的畫麵和來勢洶洶的改變,讓睿睿特別不適應。所以睿睿連偶爾的家庭團聚這種小快樂都沒有了期待,反而多了很多恐懼和逃避。

他不知道爸爸媽媽會不會像他們班齊騰瀟的爸爸媽媽那樣離婚。會不會改變一下相處的模式。但是對他而言,與其見麵就爭吵還不如不見麵不爭吵,有時倒有點懷念三人三地的疏離卻安靜的相處方式。因為他覺得齊騰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而自己現在不幸福不快樂。

後半年他開始經常做夢,夢到爸爸媽媽離婚了。從第一次夢到爸爸媽媽離婚,他抱著奶奶大哭,到後來再夢到爸爸媽媽離婚,他會表現地格外平靜和冷靜,會如同聊家常般跟奶奶描述:“我又夢到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反而覺得有點踏實了,因為分開後,他倆就不會見麵不會吵架了。”

奶奶心疼地摟著孫子,說:“傻孩子,誰的爸爸媽媽都會吵架,你看爺爺奶奶也會有分歧,他們的爭吵是在解決問題,隻是方式有點激烈。奶奶下次說說他們。”

然而,蘇啟哲和吳晨夢絲毫沒有改變,依然見麵就吵。無論多久沒見,隻要見麵,不像以前一樣甜蜜的膩在一起,反而是把積攢已久的抱怨和指責全部發泄出來。從不顧及睿睿的不安和難過,當然也沒注意到睿睿從恐懼到厭煩的眼神。

一起走過十年婚姻的夫妻,在相互指責和抱怨中,關係陷入冰點。婚姻之基岌岌可危,卻毫無察覺,隻是固執地生活在自己的觀念和貪欲中,無視對方發出的求救信號和危險信號。忘記了,婚姻裏不光有自己,還有一個他,還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