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奏(上)(1 / 2)

1980年,一個蛋疼的年代。我出生後由於頭骨軟裂,醫生已經發話了,再生個吧。已經沒希望了,本已有了6個姐姐的我,爺爺奶奶都是迷信的,本想許給先人了,這次能給老趙家添個後,其實生下來還真是個根,不過是個軟根,爺爺奶奶都已經絕望了,思前想後總怕回頭先人怪罪,反正覺得這孩子不行了,就幹脆直接扔到主墳上,讓先人看看一了心裏這個歉意感,當晚就抱著我去了祖墳,爺爺奶奶祭拜後就一咬牙把我扔到了墳頭上,頭也不回的往家走去。接著當晚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把地裏麵的莊家都給淹了。後來雨停了,村民們都去地裏麵排水去了,走到我家祖墳前麵聽見有孩子的哭聲,就感覺回家告訴了我父母,我父母本來不信的,結果到了墳上看見我渾身都濕透了,小腳丫子亂蹬,我母親抱著我直接就跑去醫院了。醫生又給我好好檢查一遍,結果是完好無損,6斤7量健康寶寶一個,這下可在村裏傳開了,一時間我家的祖墳也似乎成了求子的好拜處了。這些都是奶奶若幹年後給我講的,是真是假待定。反正我是健健康康的成長了。爺爺後來給取名趙墳。其實,我家也本是書香門第,據說頭幾代也是清朝的大官。

我剛會走路時,爺爺拿了一把玩具刀,一本發了黃的三字經,讓我選,結果我這不爭氣的手,右手拿刀,左手拿書。這下可把爺爺奶奶高興壞了,因為這還請了四鄰八鄉的大吃大喝了一天……其實父母都不讚成這樣的選擇,由於書香的熏陶,利益的改變,父母的心中早已經把上學作為唯一的出路了,也就是在父母眼裏我之有選三字經的份。雖然那麼多姐姐,按理我在家應該是嬌生慣養的,但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也可能是父母自己吃苦感覺已經夠了,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吃苦,雖說不想再讓孩子吃苦,但我還是嬌慣的,姐姐都不讓上學,隻要我自己上。

“墳,快跟上,去你大伯家玩”媽媽在前麵走著喊著我。

“呃”我在後麵接了句。

“快點,走慢了你就找不到我了,街上有收小孩的,一會讓人把你收走算了。”

我就著急的跑了起來,誰知腿短,一下絆倒了,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

“快站起來,自己站,在哪絆倒在哪爬起來。”……

一會到了鄰居家了,鄰居家子女還不算多,三個閨女兩個兒子,大兒子比我大6歲,小兒子比我大幾個月,這下估計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出門並找到了一個最好的玩伴。

“快叫哥,這是你二碑哥。”

當時不知道我嘴就那麼甜,張嘴就喊上了,一喊就是一輩子……

一會我們倆就玩熟了,對那個沒有玩具的年代來說,他家有很多好玩的,他大哥在大坑裏麵撈的河蚌,他家農機車上卸下的零件,他家的小鏟子……

“墳弟,來跳裏麵摸貝殼,看誰摸的多”

我們倆就在他家的水泥倒的池子裏嬉鬧開來……

我們估計上輩子是冤家,一見麵就對對方都很恭敬那種。

撲通了一會,碑哥出來了,去拿了把小鏟子。

“墳,你出來,咱倆把這麵的土挖挖成彎彎曲曲的小河狀,然後把池裏的水放出來”

做好了之後,就有一種偉人看大江大河的感覺……

一會有一多隔幾家的鄰居帶著他的孩子也來玩了。

我們倆的感情一高,感覺對這個新來的小夥伴就充滿的敵意。

在沙土窩裏玩時,我們玩我們的,也不搭理那個剛來的家夥。我大娘說“這是你們富子哥,你們在一塊好好玩,別鬧氣。”

我和二碑哥就答應的好好的,結果我們倆還是不搭理他,他自己也在沙土堆上玩會,估計他自己也感覺沒意思了。

“咱們摔跤吧”他說,充滿敵意的我們兩個一起說“好”

我衝上去就抱住了他的腰,結果多吃兩年的飯就是不一樣,我被他一下摔倒按在了沙土窩裏,二碑哥看不過去了,從後麵勒住了他的脖子往後掰,我就借勢往上起,一翻身把那個富子哥給頂的個頭朝下向沙土堆低下滑去。那時候家沒院子,我大娘家的豬都是散養的,結果富子哥滑下去,立馬站了起來張嘴就大哭了起來,我倆納悶了,比我們倆還大呢,這麼沒種,打兩下就哭了,可結果一看,富哥來了個狗吃屎,啃了一嘴的豬粑粑……

在大娘的笑罵中,我倆撒腿就跑了。

“起床了,今天送你上學去,倒學校可要聽老師的話,別和同學鬧脾氣”母親說。

“嗯”

“彈弓不能帶到學校,打著人就不好辦了,放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