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馨馨已經一個月沒有跟外界聯係了,而她的相關詞條仍舊每天出現在熱搜上。陰陽合同、偷稅漏稅、操縱輿論,每一份爆料都刺激著公眾的興奮點,也契合了從年初就開始的稅務整頓大潮。更要命的是,這回的爆料人是國民好感度極高的新聞節目主持人趙實。趙實有二十年的新聞工作經驗,他既有實證精神又有政治敏感,以一天一錘的頻率陸續公布了寧馨馨三年前出演電影《團圓之夜》的一係列合同。
為什麼說是一係列合同呢?寧馨馨是當之無愧的話題女王,她出演一部商業電影的市場價已經被炒到6000萬,是二線藝人的10倍。如果按照正規的個人勞務報酬納稅,6000萬的片酬需要按照40的稅率計算稅金,《團圓之夜》的片方和寧馨馨都不願意承擔2400萬的稅務成本。於是雙方達成一致,把6000萬的片酬拆分成了三個途徑給到寧馨馨:明麵上片酬勞務按照600萬支付給寧馨馨;2400萬的營銷服務費支付給寧馨馨指定的營銷公司,按照7的稅率繳納增值稅;剩下的3000萬按照10的電影投資份額計入到《團圓之夜》的製作成本,等到電影進入結算期,這筆投資款可以一分稅錢都不用繳就回到寧馨馨的公司。這樣拆分之後,原本應該上繳的2400萬稅款成了“600萬40+2400萬7+0=408萬”。
其實這麼操作的不止《團圓之夜》一案,也不止寧馨馨一人,圈子裏比這更惡劣的逃稅手段也有。但是潛規則之所以是潛規則,就是因為上不了台麵,再怎麼狡辯總歸是暗搓搓地觸碰了紅線。
過去的十年裏,每當寧馨馨遇到輿論危機,都是沈飛幫她化險為夷。有時候,沈飛也會幫她製造話題,提升熱度。從事件開始到現在的兩周裏,沈飛和寧馨馨每天都要聯係,沈飛不斷地告訴自己和寧馨馨,“話題女王”這一次也能轉危為安。趙實扔出第一個錘的時候,他們就找過中間人,希望能和趙實私下了結。可趙實連對話的機會都不給,他是真正的刺兒頭,更何況這一次他的怒意根本不是針對寧馨馨一個人,而是寧馨馨背後的大半個娛樂圈,他怎麼可能才開鑼就偃旗息鼓。
趙實成名於世紀之交,是全民皆知的主持人。而他像很多有才華又年少得誌的人一樣:自視甚高、愛折騰、交友廣泛、對暗戳戳的潛規則極為不屑。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些特點,就很容易踏進別人挖的坑。趙實不止一次地被人忽悠合夥開公司,文化公司、影視公司、食品公司……涉及的行業五花八門。幾乎每一次,趙實都被合夥人描繪的先進概念和美好未來所吸引,他迅速為各種新事業新產品背書,一段時間後,他總會發現對方隻是在利用自己的個人品牌撈一筆,合夥人撈著了也就收攤了,隻留下“趙實曾為代言”的曆史。而才子的私生活也一度成為大眾的談資。十年前,一部賣座電影含沙射影地講了一個知名主持人的桃色故事,男主角幽默有才,寧馨馨主演的女主角美麗性感。觀眾把電影中的情節和趙實放在一起比對,浮想聯翩。那是趙實第一次因為感情八卦上頭條。才子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和欺騙,欺騙就來自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我掏心掏肺跟他們分享了電視台工作的種種,他們居然轉臉來編排我!趙實咽不下這口氣,公開與導演和編劇決裂,將他們的“欺騙”行徑公之於眾。然而,公眾更關心的是“趙實的私生活是否無懈可擊”,這場罵戰並沒有澄清什麼。
十年後,有風聲說這部電影的續作被提上了製作日程,趙實再一次被激怒。他私下聯係編劇和導演,對方為十年前的電影向他道歉,並保證一切都是誤傳,並沒有所謂的續作在籌備。可半年之後,電影官宣開機,同樣的導演,同樣的編劇,同樣的男女主角,片名也是再明顯不過的續作。趙實又一次被欺騙了,他不允許這部續作麵世,女主角寧馨馨就是他的第一個靶子。
和平的道路走不通,沈飛立刻進入戰鬥狀態,在此之前,他還沒有輸過一場輿論戰,他要盡快讓趙實失去公信力,一旦這個人不值得信任,他所有舉證的可信度也就打了折扣。
五個小時之後,正是一天的黃金時間。下班回家的人剛吃完飯,一邊刷劇一邊刷手機。各個飯局正進入休眠期,急需一個新話題點燃飯局的又一輪高潮。趙實的黑料適時地開始在網上擴散,投資問題農產品的舊聞又被挖了出來,趙實曾經,以及仍有參與的企業信息都被扒了出來,“趙實的資本圖譜”一下子躥上熱搜。幾乎在同一時間,又有網友爆料趙實養外室,並發出了模糊的“實錘”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