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黑甲漫漫(1 / 2)

一束天光從血異牢頂部的孔洞裏照了下來,宋子林站在光柱裏,感受久違的陽光。從光照的強度和成色來看,外麵不是黃昏,就是黎明。

經過八日天來的所見所聞,宋子林已經沒有什麼好驚歎的了,那些血異士看上去與常人無異,卻有數不盡的奇跡;那些家夥有的一步能跳出十丈遠,有的能舉起數百斤重的石塊,有的能看見五百步外的鴻毛...

神話故事裏的各大神通都在這些凡胎長相的身上真正地實現了。

這些血異士似乎也不是什麼窮凶極惡之徒,祁露耐心地聽他講述了宋文母子的特征和信息,並保證會替他打聽消息。

祁露手下的二十五赤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萬三千人的異能軍隊已經編排完畢,祁露為元帥,副官武仕弘為副帥兼提督,餘下的二十五赤將分轄統領職位,各鄰二十五營編製;

趙朔說,將軍親自領營,要麼是人手奇缺,要麼是精銳親信之師,這次兩樣都占了...

皇帝給他們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赤目黑鱗軍。

五天前,明康城就已宣布告急,各州郡無數的急報堆滿了一間屋子,磐安峽穀的數個精銳營在三日前就開始了誘引之策;莊瀾報告,十萬匹良駒在城外馬場就位,還有南方來的二十萬軍隊集結完畢,開至城北。

這是古來前所未有的軍事速度,得益於《橫疫法》嚴苛的管轄機製和《縱疫法》近乎變態的訓軍指標。

據說這幾日來,光是被斬首的低效官員,各地加起來都有上百人...活活累死的士兵和民夫,足有上千人...

這是大仲王朝的最後時刻了,是回光返照,還是返老還童,幾乎就由這幾日來定奪。

宋子林看著這束光,陷入了沉思。

“宋學士怎麼不多吃點啊?”原來皇帝已經站在了身旁,他正腆著肚子,滿嘴油膩,“這牢裏的夥食可比禦膳房好多了!”說完,就揚起腦袋,對著天光長長地打了個嗝...

“回皇上,在下吃飽了。”宋子林忍住嫌棄,他看到皇上的臉色有了幾分紅潤,圓滾滾的大眼睛終於從眼眶深處浮現了;幾日來,皇上補足了營養和睡眠,把要事都交給莊瀾去辦,宋子林但凡有空都幫著莊瀾和獄司官們應對各種繁瑣事務。

這裏的官員他幾乎都認識了,除了李司獄,這人在地牢裏總像個鬼魂一樣神出鬼沒,就連他的副官對此也摸不著頭腦,隻知道這座血異牢還有一層隱間,那裏是李司獄的住所但至今沒第二個人進去過。

宋子林頭一回對治理朝政之人有了實實在在的敬畏,光是幫各地彙來的隊伍製定行軍路線,宋子林就幾乎用光了畢生所學,無數千奇百怪的地區尚未經人勘測,他因此做了許多大膽的嚐試,他一麵建議大軍直接穿過看似凶險但短近的山路,一麵讓人修築棧道或在林間開路,幾日來,數十條高效的行軍路線就規劃完畢;

為此,各地死傷了數百人,宋子林從未承擔過這樣的代價,他一度為此惴惴不安,輾轉難眠;趙朔將軍安慰他說,這樣的代價十分值得,他救下的人沒有幾千,少說也有上萬了...

乾門關至今沒有來信,說明大軍已被圍的死死的了,趙朔將軍的兩個兒子和親侄們就在那裏,麵對宋子林小心翼翼的問候,趙朔卻很是豁然,他如此說:“兵家行事,永遠要抱以自信,要都像你這樣動不動就瞻前顧後,是沒辦法親身指揮任何血戰的。”

宋子林不得不佩服兵家人的堅強,趙朔對此坦然說道:“生下來就能承擔這些東西的人,絕對是天生的人渣。”

皇上打算把莊瀾留在昌平操辦後方事務,帶上趙朔、宋子林和李司獄隨大軍出發。皇上禦駕親征,卻隻是領兵策應斷後,這種情況古來實屬難見。

趙朔有些嫉妒地說道:“也就祁露那小子能享受這種待遇;罷了罷了,隻要他能救出我的人,我把大將軍之位讓給他都行。”

八日了,宋子林想到,不知侄兒嫂嫂無恙否...據報,血原已經擴散到了明康城下...

現在,隻等...

“報!”一位黑衣信使舉著黑旗令來到一旁;宋子林看著薄薄的書信,隱隱感覺到,風雨欲來...

“念!”

“楊領軍來報!磐安峽穀已被數十萬血族大軍團團包圍!禁軍五營正據守各處險地,楊領軍預計,能撐半月左右。”